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低調分享丨我們是如何為萬科設計示範區的?

低調分享丨我們是如何為萬科設計示範區的?

▽萬科 · 上海金域瀾灣







 

低調乾貨分享  


體驗感爆棚的地產示範區





地產項目示範區本質上作為銷售道具,主要為銷售行為的高效展開服務,更是為最終小業主的日常生活提供完美體驗場所,

好看不好用都是耍流氓。




▽萬科 · 上海金域瀾灣



▽萬科 · 無錫天一玖著



▽萬科 · 徐州翡翠之光






經過地產瘋狂擴張的時代,地產人對於啟動區設計的認知已從售樓處的單體概念逐漸轉變為建築、景觀、室內等一體化的場景塑造。




但如何從中再升級,讓示範區不再只是一個讓人擺拍的建築,是我們在為萬科設計服務的過程中一直探索的方向。







正如吳聲在2018新物種發布會上說:時間戰役的終點是空間,空間的重生是時間化與社交化。




他提出,只要線下用戶的體驗足夠好,體驗店就能達成使命,開始復活;而體驗店這個空間在時間上的流動就具有意義。




我們相約於某個地方,就是這個時代對這個空間真實的使用基礎。我們思考這個空間的設計、功能的分布,其目的都是讓使用者願意待在這裡,把這個空間當做約會的首選。智能細節管理與多內容混合能強化空間的體驗感,也讓社交空間變得更有趣。




因此,

社交化

是空間重生的表達。好看的空間千篇一律,有趣的體驗常來常往。





借鑒互聯網思維,從售樓處作為產品的本質出發,讓設計不斷創新迭代,實現產品的作品化。



銷售思維

階段的售樓處設計,通常設置在主要道路的轉角,邏輯上和店鋪搶轉角位是一樣的,希望通過更大的曝光面吸引人流。






產品思維

為主導的階段,引入場景,設計師不僅關注建築單體設計,還通過景觀設計來營造更好的售樓環境和帶看流線,凸顯樓盤的良好品質。







用戶思維

階段,不再是單純地建造售樓環境,而是創造內容,營造社交場景。




設計師更多的是對客戶心理的揣摩,通過對場景的設計和故事的設定,讓用戶的體驗從社交內容、案例推薦、分享和轉發,依次進遞,最後便是水到渠成的下單購買。




▽萬科 · 無錫天一玖著





在第三階段的模式基礎上,我們提出一個新的探索方向——

「沉浸式體驗區」




所謂「沉浸」,就是把體驗者當成使用者,通過場景設計與體驗者建立情感上的聯接。在設計過程中,建築師充當的更多的是互聯網公司中產品經理的角色。








沉浸式體驗區四

板斧




01.


超長展示面





區別於傳統的點式售樓處,沉浸式啟動區的城市展示面一定要足夠長。




空間序列在城市界面依次展開,不僅讓啟動區的場景能夠儘可能的對外展示,也增加了與人群的互動效應。




▽萬科無錫天一玖著







通過這種設計,我們希望能夠創造出足夠震撼的體驗場景,使樓盤的品質感在城市沿街界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與延伸。




同時,超長展示面可以讓過路人群的注意力維持較長的時間,以觸發進一步的行為——觀賞拍照、進入區域、了解樓盤等。




▽萬科 · 無錫天一玖著



▽萬科 · 上海寶山啟宸





02.


多重空間院




臨街的展示面是對城市的回應和互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場地的厚度來保證啟動區的空間豐富性。




借鑒傳統的多重院落空間形態,將建築空間與院落相互融合,由層層院落組合出多重空間形態,豐富了體驗者在遊覽過程中的多重觀感。




我們研發的多重大小院的空間設計模式,即一個大院+N個小院。




在示範區的設計中,院的序列代表著整個空間的序列。每個不同功能區域都由院子串聯並相互圍合,售樓的過程其實是多次體驗一步一景的過程。




由建築主體圍合的一個統領性質的院落,在空間上提供了足夠的進深感。多個小院或懸掛在大院之上,或與大院串聯,或處於建築之中,或與建築相鄰,形成更豐富的虛實關係。




多重院模式的精髓在於:通過分解後的院落空間,展示出園林屬性的空間序列,讓參觀者獲得超預期的空間體驗。




▽萬科上海金域瀾灣分析圖




▽萬科 · 上海金域瀾灣




▽萬科 · 無錫天一玖著





▽萬科 · 無錫天一新著




▽萬科 · 徐州翡翠之光








03.


沉浸漫遊道




商業設計邏輯告訴我們,顧客在某處停留的越久,那麼購買可能性就呈幾何級增長。




一個好的產品,不一定是在賣自己。比如:哈根達斯賣的不是冰淇淋而是愛;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而是生活方式;蘋果賣的不是手機,而是對設計的極致追求。




新的示範區設計也可以借鑒這種思維,設計一條不談售樓的流線,讓人們在體驗的同時接受產品。沉浸式示範區的流線需要更多的緩步和停留,我們把它稱之為

「漫遊道」




▽萬科上海寶山啟宸






從城市界面,到多重院落,再到建築空間內部,最後到樣板區,經歷的整個過程是顧客自己選擇的路徑,同時也是我們設置好的路徑。




漫遊道流線就是這種偶然與必然的結合產物。








04.


所見即所得




傳統的售樓處在完成銷售使命後,就簡單粗暴的退出,對小業主最終使用狀態不甚關心。




2019年初,我們設計的上海萬科曼城社區中心將正式亮相,這是萬科上海區域面向2020的第一個社區中心,在啟動區空間中融入社交,完全從小業主使用角度出發,實現真正的以人為本。




所見即所得,售樓行為發生在未來的社區中心內,結合新零售背景,融入菜場、輕餐飲、手工坊、品牌體驗店、主題展等新業態。




強目的性人流的導入,將會給示範區帶來更多曝光率;而在其體驗的背景下更讓人加深了對社區的了解,讓人們真切地體會到這個社區未來生活的活力。








設計內

外的感想




01.


場景流


知人、知房、知場





啟動區本質上是人、房、場的結合,場景的本質是體驗,但光場景是不夠的,需要用設計組織起場景的流體。只有在流體的變化中,我們才能感知到空間的魅力。




▽萬科 · 上海金域瀾灣



▽萬科 · 無錫天一玖著



▽萬科 · 徐州翡翠之光





02.


細節控


材料構造的極致到位





細節在現代商業中越來越重要,從細節中就能感知產品的品質。




從兩塊玻璃的交縫中,就可以輕易分辨出是蘋果旗艦店,還是為趕工期草草搭建的建築。從細節里傳遞的價值觀,是設計師在創作時須極力把握的。




▽萬科 ·無錫天一玖著




▽萬科 · 無錫天一新著




▽萬科 · 徐州翡翠之光




▽萬科 · 上海寶山啟宸





03.


設計力


設計本身就是商業模式




設計力代表的是創造性的商業思維,不僅僅是建築本身層面的設計,而是一個系統,一個鏈條。




作為設計龍頭的建築師,天然的應該成為「主導者」,統籌起建築、景觀、室內、燈光等專業設計,協調銷售、工程、成本等埠的述求,讓地產商獲得正當權益的情況下,為最終小業主提供盡善盡美的生活場景----

有溫度的場景。









下一個十年,雖然不是黃金十年,也不是白銀十年,我們相信是優質地產的十年,希望通過回歸本源的設計,創造出新的地產價值標杆。







程鋒


致逸有乘  聯合創始人、總經理




理性邏輯是地產設計的基礎


感性思維是空間塑造的法寶


設計是為創造美好生活


好看不好用都是耍流氓




來源:


01.萬科上海金域瀾灣、無錫天一玖著及無錫天一新著項目照片攝影者曾江河,


02.徐州翡翠之光項目照片攝影者金偉健,


其餘圖片未標明出處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sBook設計食堂 的精彩文章:

建築大師羅伯特·文丘里因病去世,享年93歲,大師一路走好
俄羅斯建築學男神不做建築做蛋糕,還把蛋糕做成了藝術品

TAG:AssBook設計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