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奪宮時差點遭反殺,李元吉曾用弓弦勒住他的脖子

李世民奪宮時差點遭反殺,李元吉曾用弓弦勒住他的脖子

原標題:李世民奪宮時差點遭反殺,李元吉曾用弓弦勒住他的脖子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皇位爭奪都是十分激烈的,各種奪權篡位、明爭暗鬥不在少數,似乎作為皇帝,「心狠」才是成功的唯一標準。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在即位前,就是這樣一位「心狠」的皇帝。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論能力來說,皇位非李世民莫屬,可李淵又是個極其保守的人,他始終認定長子才是未來皇位的繼承人。


可李世民是個非常有野心的人,他自知無法通過地位來爭奪皇位了,於是便另闢蹊徑,私下刻苦學習,廣交朋友,暗中培養許多自己的勢力。最重要的,他掌握住了兵權,平日里善待軍士,對百姓也十分親和,使得他在基層中樹立了極高的威望。


唐朝定國後,前後共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政討活動,而李世民領兵就取得了四次勝利,剩下兩次也離不開他的有效助攻,可以說李世民對唐朝國土的穩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虎牢關之戰中,大敗王世充、竇建德,更是將他的威望和勢力推向了頂端。


弟弟能力如此出眾,讓哥哥李建成不得不開始提防,他開始注重把持朝政,聯絡了不少權臣。加上四弟李元吉一直對他忠心耿耿,他開始計劃著,向李淵請兵出擊突厥,由李元吉擔任統帥,以此來奪取李世民的軍權。


而李世民雖常年在外打仗,但對朝堂之事並非一無所知。當他取得足夠威望後,並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繼續培植勢力,在李建成身邊安插了許多「卧底」,因此對李建成這次規劃,他也是很快就知道了。


對此,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他尋求手下將士的意見,將士們顧及李建成的身份,自然不敢多說,只建議將李建成及其羽黨囚禁起來。可李建成則認為這種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眾人商議後決定:逼李建成入宮,再中途進行截殺。


李建成與李元吉入宮前,得到張婕妤的消息,說李世民告發他們淫亂後宮。李元吉聽後認為其中有詐,勸李建成不要去,可李建成認為皇城之中安保森嚴,便執意前往。


就這樣,二人穿過玄武門,來到臨湖殿,李淵就坐在裡面等候審案。可此時,埋伏在附近的李世民出現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見狀急忙逃跑,李世民親自拉弓射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也中箭墜馬,倉皇逃跑。


關鍵時刻,李世民的馬突然受驚,闖入旁邊的樹林中,而他本人也被樹枝掛住,動彈不得。李元吉見機會來了,立刻衝上前去,想要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就在此時,尉遲敬德趕忙策馬救主,殺死了李元吉。


之後,李世民派尉遲敬德拿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來到李淵面前,回答道:「太子、齊王作亂,秦王已經帶人把他們收拾了,因為擔心陛下受驚,故特意派我來保護您。」 李淵見狀,便知道自己已身陷絕境之中,於是主動讓位給李世民,自己退位成了太上皇。

至於李世民,在歷史中則被塑造成了護駕有功,老皇帝主動讓位的功臣形象,他企圖殺兄弒父的罪名也因此被抹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了 的精彩文章:

李蓮英為官的一生:他為何甘願為慈禧太后守孝三年?
功勞蓋世的于謙為何還是難逃被殺的命運?他竟是替人背鍋!

TAG:歷史大爆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