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年幼的時候不記事?

為什麼年幼的時候不記事?

我們提起小時候,常會用到「從記事兒起」、「還沒記事兒」之類的說法。之所以會這麼說,就是因為在人生最初的一個階段中,我們其實是不記事的。這種童年失憶,的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多數人都不記得自己兩三歲之前的任何經歷,而在這之後的幾年中,雖然有些記憶,但也多數是模糊不清的。

為什麼年幼的時候不記事?

消失了的童年記憶

這個現象讓人感到十分費解,因為幼兒可是有著極佳的學習能力的。我們在人生最初的幾年中,學會了許多受益終生的複雜技能,例如走路、說話還有識別人的面孔的能力。然而,有關幼年所經歷事情的記憶對於成年人來說卻完全消失了,好像我們自傳的前幾頁被撕掉了一樣。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童年失憶呢?弗洛伊德在1905年提出,我們之所以壓制了童年記憶,是因為這些記憶中充滿了性和侵略的衝動,讓我們實在恥於面對。佛洛伊德的這個大膽理論後來逐漸被拋棄了,取而代之的觀點認為幼兒還沒有能力形成關於自身經歷的清晰記憶。

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們的認識又發生變化了,研究者不再只是調查成人對於童年的回憶,而是直接研究兒童本身。他們發現,兩三歲的兒童還是可以回憶起自身經歷的,但是這些記憶很快就消失了。有關童年失憶的問題於是就變成了是什麼導致童年記憶消失。

記憶之橋的建成

科學家們發現,這不是可以簡單回答的問題,影響記憶保存的因素有好幾個,它們互相合作才讓我們留住了回憶,導致童年失憶原因是很複雜的。

這些因素中的一個就是大腦本身的結構。大腦中有兩個主要區域是與個人記憶的形成和存儲密切相關的:前額葉皮層和海馬體。海馬體的作用就把各種經歷的細節整合進長期記憶中。

為什麼年幼的時候不記事?

而這就有些讓人迷惑了,科學家們一般認為海馬體和周邊的大腦皮質都是很早就發育完全了,不應該會拖記憶的後腿。不過在最近的15年中,科學家們逐漸搞清楚了在海馬體中有一個很小的叫做齒狀回的區域,是直到四五歲才發育成熟的。齒狀回就像一座橋,讓周圍大腦結構的信號通過它傳遞給海馬體的其他區域。所以,在齒狀回發育完全之前,我們早年的經歷是沒辦法存入長期記憶中的。如果這個信息的通道沒有完全成熟,記憶就沒辦法有效地鞏固。

不過,詳細的科學調查表明,兒童們還是能回憶起齒狀回發育成熟之前的一些事,這說明大腦發育自己還不足以完全解釋童年失憶的現象。

還有,在人的早期記憶出現的具體年齡上竟然還存在著文化差異。在一項跨文化對比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歐洲裔的人最早記憶出現的平均年齡是3.5歲,東亞的人則是4.8歲,而紐西蘭的毛利人是2.7歲。這種差異顯然不能用大腦發育來解釋,要想完整解答童年失憶這個謎,肯定需要其他線索。

自我認知和語言能力的影響

大腦的記憶區域發育成熟後,並不能就使記憶完全形成,人們還需要其他條件才能實現記憶。

有的科學家提出,另外一個影響早期記憶出現的重要因素是就是對「自我」的認知。人能意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我」是與「你」不同的,這種能力一般是在18個月到24個月是出現。科學家認為,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可以幫助組織我們的記憶,使得記憶變得更加深刻,並伴隨我們更久的時間。

為什麼年幼的時候不記事?

不過這肯定也不是童年失憶的全部答案,因為即使在自我認知形成之後,仍有一段時間給我們的留下的記憶非常稀少。因此,有人提出,記憶形成還需要的另一個條件就是語言能力。研究者對此進行了一項實驗,邀請一些2到4歲的兒童來參與一個遊戲,操作一個叫做「魔力縮小機」的玩具。具體玩法是把某個形狀的物體放入玩具中,然後進行一系列操作,就會有同樣形狀但是個頭更小的物體從玩具中冒出來。研究者還記錄下了這些孩子此時掌握了哪些辭彙。

在6個月到一年之後,研究人員再向這些孩子詢問玩這個玩具時的經歷。孩子們還記得這個遊戲的玩法,並能夠再現當時的情景。不過沒有一個孩子能用他們當時還不會的辭彙來描述這個玩具,即使在這期間他們的辭彙量已經有了飛躍式的增長。他們描述玩具的能力被玩遊戲時所掌握的語言限定了。

後來,科學家又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證明了人們最初記憶的內容是由最早掌握的辭彙決定的。研究者讓一些成年人回憶並描述自己記憶中最早和「球」和「聖誕節」有關的內容。結果顯示,這些最早的記憶出現的時間都是在人們學到相應的辭彙幾個月之後。就是說,你必須在自己的辭彙表中有了一個詞,才能夠為相應的概念建立記憶。

可能在記憶構築的過程中,自我認知打下了基礎,而語言則進一步搭建整個建築,把事件細節加工成可供我們日後回憶起來的格式,為記憶添磚加瓦。科學家推測,語言之所以有這種作用,是因為它可以讓兒童把經歷敘述出來。比方說,兩歲的孩子能辨認出一隻狗,但直到4歲之前,他們都不能很好地描述他們與狗玩的經歷。等他們的語言表達更熟練後,才能夠記得那些經歷。

記憶的文化差異

還有些研究者記錄了一些兒童在2到4周歲之間時與母親的對話,按照對話細節是否豐富,把這些小孩分成兩類。在10年後,他們聯繫這些當年參加實驗的孩子,詢問他們的早期記憶。調查顯示,那些當年同母親進行了更多細節豐富的對話的兒童,往往有著更清晰的早期記憶。這也就是說,當孩子年幼時,父母與他們的談話方式對他們將來會記得些什麼有著很大的影響。

這就可以解釋記憶出現時間的文化差異了,相比於東亞,歐洲和北美的父母與孩子聊天談起往事時,描述的一般要更詳細。結果導致他們的孩子留下了更多的早期記憶。至於毛利人,他們有講故事的傳統,詳盡的口述歷史代代相傳,這使得他們留下了更早的人生記憶。

聽父母家人講述,不只是能提高兒童們自己的敘事技能,也有幫助他們形成自我概念的作用。在北美文化氛圍中,人們熱衷於紀錄片和真人秀,這都是關於人生故事的。父母跟孩子交談的時候更關注他們的個人經歷和感覺。而在東亞文化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父母總是把過去的事情當作教育工具,並不關心孩子們在事情中自身的感受。結果就是,不同文化的兒童們對於自我認定有著不同的認識。

我們能找回幼年記憶嗎?

語言和自我認知都是人類自傳式的記憶萌芽的必要條件。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人們取回失去了的童年記憶?年幼的兒童的確能在短期內記得很多事情,很多家長都注意到自己的孩子能清楚描述幾周之前的動物園之旅。不過這些幼年時期的記憶非常脆弱,可能根本就沒有被轉為長期記憶存儲下來。

有的科學家認為,早期的記憶根本不存在了。並不是我們長大後逐漸遺忘了童年的經歷,而是那些經歷根本就沒被保存在記憶中。不過也有人對於恢復早年的記憶仍抱有希望,他們認為童年記憶一直保存著。記憶就像是我們感官拍下來的快照,當我們逐漸成長時,語言能力和自我概念幫助我們把這些快照整理歸類,有序的存放以便隨時讀取。在這之前的快照雖然拍下來了,但卻雜亂無章,所以無法讀取。如果的確如此的話,我們只要找到正確的線索,就還能把這些記憶挖掘出來。

現在科學家們除了用詞語和圖片來啟發人們尋找早期記憶,還開始利用氣味,顏色還有音樂來試圖換回沉睡的記憶。如果他們真的能找到合適的方法的話,我們可能真的可以找回人生最初時的經歷。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8-11-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晚期癌症,化療真的正確嗎?
對散發消極情緒的人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讓他們滾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