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第三場大會發言精彩觀點分享

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第三場大會發言精彩觀點分享

10月30日下午,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舉行最後一場大會發言。意味著為期兩天的論壇進入尾聲,也日臻佳境。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覺醒法師,聯合國衛塞節國際理事會副主席、法國林森佛學院主席法寶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心澄法師,南京大學教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所長凈因法師先後擔任漢英雙語主持。

心澄法師(右),凈因法師(左)

參與發言的佛教領袖代表、專家學者,視野宏大廣博,觀點深刻精微,他們用不同的語言、文字,不同的膚色、著裝,共同闡釋著佛法「平等」的體悟、「圓融」的境界,「悲憫」的本懷以及和平的願景,表達了全球佛教徒對於人類終極福祉的共同深切關切,最終為本次論壇畫上圓滿的句號。

建立瀾湄六國佛教交流合作平台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雲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帕松列龍庄猛長老指出,湄公河六國——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山水相連,傳統友誼世代相傳,是天然的合作夥伴和緊密的友好鄰邦。瀾湄六國部分國家的佛教信仰與緊鄰的我國雲南省傣族地區具有共同的南傳佛教信仰,南傳佛教界應致力於充分發揮瀾湄六國相同宗教信仰的優勢,通過建立瀾湄六國佛教交流合作平台,加強佛教文化研究、僧侶互訪學習、整合南傳學者智庫資源,使南傳佛教成為促進六國合作的黃金紐帶。

積极參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副主席、蒙古達西喬依倫寺住持旦巴加夫·喬伊吉加夫喇嘛說,世界佛教論壇,旨在為熱愛世界、尊重生命的佛教徒,搭建平等、多元、開放的高層對話交流平台。希望論壇能持續彰顯佛法的精神內涵,不斷促進佛教的現代化、世界化發展。所有佛教的宗派,都宣揚博愛、互助、互敬、團結的原則,蒙古佛教界也願意積极參与維護世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事業。

佛教改變世界文明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東亞研究系教授吳疆說,佛教是人文主義的宗教。佛陀的根本教誨,破除對於造物主的執著,進而提出了四聖諦,八正道的思想,對於人類精神生活是一個偉大的貢獻。佛教是思辨豐富的理性宗教,佛陀的思想破除了對宇宙主宰的迷信,開啟了思辨理性之門。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多元而又多極的世界,佛教因而也是面向世界的對話佛教。佛教在對話中參與到世界文明之中,並改變文明的進程。

為弘揚佛法而同舟共濟

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廣品法師說,佛法已廣泛傳播於世界各地,並發展出多個宗派,但有著共同的核心教義,那就是對一切有情眾生慈悲為懷。如理如法地實踐這些理念,能使一切有情眾生從深重的苦難中解脫出來。聚沙成佛塔,希望不同傳統的佛教徒,攜起手來,密切合作,為弘揚佛法而同舟共濟。

致力人類長久和平、共同繁榮

寮國建國陣線中央副主席坎拉·凌那山先生稱,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有助於促進世界各國佛教徒之間的相互理解、團結合作,提升佛教的社會責任感、維護和平的使命感,並在世界範圍內強化佛教與其他宗教的交流與聯繫,共同致力於凈化心靈,創建和諧,實現人類長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事業。

心行中道 圓融解脫

法無高下 應機則妙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如瑞法師指出,「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葯無貴賤,對症則良。」就文明而言,恪守單一,則不精彩;苛求相同,則不完滿。只要立足自己,理解別人,圓融對待,中道而行,文化必將因東西交流而輝煌燦爛,佛教必將因各宗並弘而大放異彩,多元文明必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人類更加光明的未來,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論壇成為化解人類衝突的平台

柬埔寨宗教大臣代表、國務秘書陶荷·薩隆女士提出,面對當今國際社會政治、邊界、種族、宗教等衝突和對抗問題與危機,我們希望世界佛教論壇可以成為一個永久的平台,全世界的佛教徒都可以通過論壇,來尋求個人內心、社會、國家,乃至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和諧,最終尋求解決世界性問題的根本方法和途徑。

和平是最大的慈悲

朝鮮佛教徒聯盟中央委員會主席康帥麟說,和平,是最大的慈悲,我確信朝韓同心協力,達成的歷史性的宣言與佛陀止惡、揚善、慈悲、和平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朝鮮佛教徒將全心全意支持,並將始終如一地維護朝鮮半島與世界的和平。

傳播和合精神 成就和諧世界

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凌雲院住持則竹秀南說,人在交談、歡笑的氛圍中可以認識自己的本心,從而生起輕安、自在、歡喜的精神境界。其實,這就是和,這就是中道。當我們能夠發現別人身上獨具的優秀品質,能向他人傳播善法,將「和」的精神在社會中傳播,也就成就和諧的世界了。

凝聚向善力量 加強交流合作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如瑞法師指出,當今世界是多樣性的,呈現出多極化的發展態勢,但是也並不太平。任何一種文化或宗教想要獨善其身,固守自封,是根本行不通的。中國文化的特質本身兼具包容性和吸納性,而中國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具備這一特質。佛教完全可以和世界不同宗教、學派、進步人士和社會團體進行交流對話,充分發揮中國文化的魅力,凝聚全人類向善向上的智慧力量,加強交流和合作。

交流互鑒是方法 中道圓融是理念

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香港觀宗寺住持宏明法師提到,交流互鑒是實踐,是方法也是過程;中道圓融是理念,是精神也是歸趣。世界佛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審時度勢,多做冷靜地分析和思考,集思廣益,尋求解決之道,謀求進展之計。本著注重智慧,講究慈悲,推崇和諧,倡導和平的永久理念,全球佛教同仁,務實開拓,繼往開來,承擔起全球化時代佛教的人類使命和社會責任,為佛教的自身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光明前景作出更積極的貢獻。

佛教智慧可為世界和平提供方法

澳門佛教總會副會長戒晟法師說,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之光恆耀人間,為我們探索人類的進步與世界的和平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在當前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不同宗教、不同文化所呈現出不同差異。但每種文化都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都是人類精神的瑰寶。只有「交流互鑒」才能相互融合,只有「中道圓融」才是促進和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和紐帶。

將佛法融入民眾的生活

德國佛教聯盟成員克勞斯·海伯斯提到,德國佛教聯盟制定了一套成熟的佛教教育體系,完成培訓的老師,會在學校給師生教授佛教的相關內容,今年第一批老師已經完成培訓,他們已經可以到德國首都柏林多所學校去教授佛教,我相信只要能夠努力奉行慈悲和智慧的教法,將之融入德國民眾的生活,德國的佛教未來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欲知念佛之所以然,不看凈土經論,何由而知
《佛學大辭典》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