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地會中人為啥要說三八二十一?這跟他們的首任會主「劉備」有關

天地會中人為啥要說三八二十一?這跟他們的首任會主「劉備」有關

上過小學背過乘法口訣的都知道三八二十四,但是天地會眾人卻要說三八二十一,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咱們今天要聊的故事——三八二十一的說法來自天地會首任會主「劉備」。因為是故事,所以筆者不為其真實性負責,這個故事來自《清稗類鈔》,是可以作為史料參考,但卻不能全信——事實上完全可信的史書幾乎沒有,無論是官方修史還是民間野史,都要根據君主和史家的好惡夾帶許多私貨。作為歷史作者,筆者只提供史料,辨別真偽是專家的事情,但問題是有時候專家群還不如評論區高手多。

關於天地會的創始人,史料中眾說紛紜,據《清稗類鈔 會黨類》記載,天地會的創始人是陳近南,他曾經在康熙朝當過學士,因為反對康熙火燒少林寺而被彈劾辭職。這本書還記載,雖然陳近南是天地會創始人,但卻不是首任會主,會主是一位「劉備」——陳近南在紅花亭召開天地會成立大會的時候,在人群中發現了一個劉備,經過一番詢問之後奉之為主。而且根據這位劉備真實的名字和天降異象,大家總結出了一句江湖切口,只要一說「三八二十一」,就可以證明自己是天地會中人。

按照《清稗類鈔》的記載,反清義士之所以成立天地會,是因為康熙卸磨殺驢翻臉無情,在利用完少林寺僧人平定邊患之後搞兔死狗烹,並且放火燒了少林寺,這才讓讓大家看清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於是揭竿而起反清復明。

康熙年間「藏人寇邊,官軍征討之,大受創。」後面的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清兵被揍得挺慘,康熙抓耳撓腮之後想到了一個成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於是他下令不管貴賤男女僧道,只要能平叛就有重賞。於是從福建福州府莆田縣九連山少林寺第一高手鄧君達帶著一百二十八個和尚下山了,鄧君達告訴康熙:我們不要餉銀,也不要兵器,只要給我們馬匹糧食就行了。

事實證明也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只會念經大吹法螺,鄧君達帶著這一百二十八個武僧「出征未三月,不損一人,不折一矢而凱旋」。康熙一開始的表現是大喜過望,要給眾武僧封官加祿,但是一百二十八人無一人接受,只是請求康熙把他們「放歸故寺,優遊以終」。只有帶頭的鄧君達接受了封賞:「君達留就總兵職,上乃大賜宴,賞金銀絹帛無數。」康熙還親筆題寫了「聖澤無疆」「英雄居第一,豪傑定無雙」「不用文章朝聖主,全憑武藝見君王」「出門朝見君王面,入寺方知古佛心」這樣一大堆匾額和對聯。

但是好景不長,陳文耀(據說是文淵閣大學士,但是康熙朝只有一個姓陳的文淵閣大學士,那就是陳廷敬)和張近秋(沒找到這個人資料)自己想造反,但又懼怕少林僧兵掣肘,於是就向康熙進讒言:「這幫僧兵太厲害了,以他們天下無敵的武功,要是造起反來,咱們大清可就完蛋了。」康熙一聽也嚇壞了:「然則奈何?」於是就有了後來的「火燒少林寺」,因為是在九連山中,所以才有了電影《火燒紅蓮寺》。

為了文章簡練,咱們跳過一些細枝末節,直接說前五祖方大洪胡德帝等人斬殺陳文耀之後開始逃亡,在饑寒交迫中就遇到了陳近南,而在《清稗類鈔》中陳近南「曾為學士,於帝之焚寺也,力爭以為不可。以文耀、近秋之讒言,不得已辭職。」辭職之後的陳近南就跑到湖廣白鶴洞出家修道,並且扮作一個算命先生雲遊江湖準備為少林寺僧報仇。

雲遊江湖的陳近南把少林前五祖領到了下普庵紅花亭暫且棲身,沒事兒就到周邊山川河流郊遊。有一天大家走到河邊,發現河裡飄著一個石頭香爐,撈起來一看,香爐地下還有四個大字:「反清復明」。於是陳近南宣稱:「這是天意註定明朝必將復興!」這段記載不能不讓人想起陳勝吳廣的魚腹丹書和韓山童挖出來的獨眼石人,並且不能不奇怪:這石頭香爐是怎麼飄在水上並恰巧又被少林武僧發現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得到上天旨意之後的事情就是「明揭旌旗,發傳單,召將士」,準備大幹一場。在天地會紅花亭成立大會上,陳近南在人群中發現了劉備:「時有朱唇美丰儀之少年,手過膝,耳垂肩,儼若劉備。」一看劉備都來參加自己的成立大會了,大家自然歡欣鼓舞圍上去問長問短。這時候那位劉備開口了:「我不是劉備,我叫朱洪竹,是明思宗崇禎皇帝的孫子。」那人自報家門:「先帝為北胡篡奪,懷復舊之志久矣。今見諸士以明代故,仗劍群起,特來相助耳。」

大家一聽,這可是找到組織了,於是「眾聞之,推之為主」。就這樣,「崇禎皇帝朱由檢之孫朱洪竹」就成了天地會會主,紅花亭大會也被命名為「洪家大會」。正趕上當天「東方複發紅光,紅音同洪」,於是大家都以洪為姓,天地會也有了個別名叫「洪門」。把洪字拆開,就是三八二十一。這句話後來成了洪門弟子相認的切口,所以有人說「三八二十一」不是不會算賬,而是表明自己天地會中人、洪門弟子的身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改變清朝國運的三個人 該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還是樹碑立傳大加褒揚
終於找到證據了:是劉備命令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卻讓諸葛亮背了黑鍋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