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閃轉騰挪凌波微步,為何有了推力矢量殲20卻不裝備?

閃轉騰挪凌波微步,為何有了推力矢量殲20卻不裝備?

Wind63

隨著2018珠海航展進入倒計時,各路英雄紛紛聚集珠海,儘管俄羅斯的「勇士」和「雨燕」兩支飛行表演隊缺席,不過並不影響觀眾的興緻,因為將有很多的國產航空航天裝備將會在航展中亮相。這其中就包括矢量版的殲-10B和五代重殲殲-20,它們都將在現場表演高難度的飛行動作。除此之外還將有國產的「天和」空間站核心艙實體模型等一大堆高端裝備參展。

JSF攝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要屬矢量版的1034號殲-10B技術驗證機,該機目前已經完成了轉場飛行來到航展現場,其配備的那台軸向矢量噴管的渦扇-10B發動機也已經完成了地面試車和噴管偏轉測試,兩側的翼尖上也掛載了拉煙罐,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著一飛衝天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殲-10B而不是殲-20上推力矢量發動機呢?

需知道目前已經服役的五代機當中,只有殲-20還沒有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這讓很多的國內軍迷感到無比的焦慮,擔心殲-20在機動性方面與國外的機型差距太大,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JSF攝

事實並非像這些軍迷朋友想的那樣,在小編看來,殲-20暫時不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也是有道理的。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殲-20的底子比F-22 和蘇-57要好。它是五代機當中唯一採用鴨式布局的機型。

鴨式布局屬於靜不穩定的飛機,天生在機動性和敏捷性上面具備極大的優勢,同時還有一定的增升作用,採用這種布局的戰機升阻比要超過常規布局。再加上殲-20那略顯頎長的機體,在氣動布局上要勝過對手一籌,看看在其在2016珠海航展上的短短2分鐘表演就明白了,當時那看似平淡無奇的動作實際上卻蘊含著無形的威懾力,美國佬看了一眼之後就不敢再瞎逼逼了,這兩年關於殲-20的負面評價也基本銷聲匿跡就在於此。

JSF攝

另外一點就是如今的殲-20雖然已經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不過其原配發動機渦扇-15的研製進程卻跟不上進度,至今還沒裝機試飛。現在裝備殲-20的是經過改進增推的渦扇-10B「黑太行」,其無論推重比還是最大推力都達不到渦扇-15的水平。這樣的動力系統本身對殲-20的性能發揮就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再加上那一對矢量噴管,空機重量起碼得增加300-400千克,再加上矢量噴管本身對發動機推力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將損失5%-8%左右的推力,那至少也要1.5-2噸的推力,讓本已經不充裕的動力顯得更加的捉襟見肘。

綜合以上的分析,小編認為近期內除非是技術驗證機,量產的殲-20應該不會上矢量噴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漢防務 的精彩文章:

這是條外形簡約的軍艦,巴鐵看中他的性能卻不要中國的軍艦了
大國水下最強核潛艇也會面臨沉沒風險,這些缺陷需要一步步功課

TAG:浩漢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