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參加了「BBC影史百大外語電影」評選:一起把《霸王別姬》頂上去!

我們參加了「BBC影史百大外語電影」評選:一起把《霸王別姬》頂上去!

原標題:我們參加了「BBC影史百大外語電影」評選:一起把《霸王別姬》頂上去!


BBC的百大外語片榜單剛剛公布。所謂「外語片」,跟奧斯卡一樣,是站在英語國家的角度,換成「非英語片」更為準確。


BBC的評選跟我們熟知的戛納、奧斯卡有兩個重大區別:


一、跟年度評選相比,它可以有歷史縱深,那些大獎遺珠可以收進來,而經不起時間考驗的獲獎影片反而會被集體忽視;


二、BBC不是官方或專業機構,而是一家媒體,其公信力完全建立在它的名聲基礎上。換言之,任何媒體都可以做這樣的榜單,但人家是不是當真則要看你這個媒體平台的水準和威力。縱觀英語國家,只有《視與聽》雜誌和美國電影學院(AFI)的百大榜單曾取得相似的江湖地位;另外,IMDB的民選榜單(不限於一百部)也越來越具影響力。

我們曾錯誤地認為,當一部影片獲得了權威的大獎,比如金棕櫚或奧斯卡,它的影史地位就巋然不動了。其實不然,年度大獎只是走進影史的第一步,而類似BBC這樣的評選可以說是又進了一步。我曾仔細比對AFI的百大榜,評委跟奧斯卡高度相似,結果發現,上AFI百大榜(可以粗略理解成影史經典)的影片中,約三分之一曾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另有約三分之一曾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但還有約三分之一壓根連提名都沒拿過,如《2001太空漫遊》和《穆赫蘭道》。這是我積极參与這次評選的動力,因為我知道,有好幾部我們認為非常經典的華語片,或許當年曾揚威世界,但外人並不知道它們在中國的江湖地位,讓這些影片有機會進入BBC百大榜,是中國評委的職責。這跟民族主義無關,而是一種文化分享。



最明顯的例子是《霸王別姬》。這部傑作當年在戛納並列獲得金棕櫚大獎,如今,它是豆瓣上評分最高的國產片,是很多中國影迷及電影專家心目中的最佳中國影片。然而,它很少在西方的各種榜單上露面,遠不及《花樣年華》或《卧虎藏龍》的全球名氣。如果沒有我們這23位中國評委的力挺,別說登上第12名,連進入百大都要打一個問號。不信可以查一查209位評委的選擇,中國評委之外,只有一位印度評委給了它第七名,以及一個哥倫比亞評委給了它第八名。


另外一部被一些電影專家視為最偉大華語片的《小城之春》,也是靠中國評委才上榜的,占第63名。中國評委之外,僅有一位日本評委選了它,並且排在他的第一名。


BBC的評選機制是這樣的:每位評委選出十部影片,並按照喜好程度排列好。排序決定權重,排第一名的影片獲得10分,第二名是9分,以此類推。《霸王別姬》若沒有我們這批約佔十分之一的中國評委,那它只能拿到7分的總分。


誠然,中國評委未必只選華語片。評選的要求是選你最喜歡的影片,問題是,對於一個天天跟電影打交道的人來說,可以進入「最喜歡」名單的影片,一百部都不夠,所以,我可以選十部法語片或十部日語片,都符合「最喜歡」的標準。因此,我自己設定了一個比例,把一半名額給了華語片。其他中國評委採用的比例不同,但多少也用了這種思維。這應是主辦方的意圖,它不能強迫或暗示你選什麼,但把中國評委的構成一舉翻了近十倍,顯然是希望華語片能獲得應有的一席之地。這跟奧斯卡大幅度增加女性及少數族裔評委是同一個邏輯。奧斯卡不能強迫大家選出一定比例的非白人男性作品,但通過調整評委構成,它便能防止「全白」的結果。有人說,其他國家評委沒有如此高密度選本國作品。沒錯,當某國電影在國際的曝光度達到一定程度時,該國評委確實可以放下推薦本國佳片的重擔了。即便沒有日本評委,《七武士》和《羅生門》也一定會高分進入榜單的,看看中國評委里有多少人投了它們,你就明白了。


我跟另外22位中國評委有幸參與這次評選,包括台灣的焦雄屏、香港的何冀平和文雋。之前我參與過三次BBC的百大評選,一次是百大21世紀影片(包括英語片),一次是百大喜劇片,還有一次叫做百大故事,好像還沒公布結果。我在邀請評委時,做了一些平衡,盡量把學院派、主流媒體、專業媒體、新媒體、獨立影評人、影展策展等兼顧到,一個單位一般只請一位,這對於電影專家雲集的單位確實不公平。另外,我邀請了兩三位資深編劇,他們同時是極具威望的文化人士,但沒有邀請導演,因為BBC剛接觸我的時候明確說是要影評人。當然,值得邀請的影評人非常多,主要取決於整個評委團隊的人數。


評選規則沒有禁止評委之間的討論,我也曾分享過自己的一些心得,比如過於個人化的選擇更多是一種姿態,那一票其實是浪費的。另外,我很想建議大家把對某些影人的票集中在一部影片,比如選賈樟柯的票若不是分散在《小武》《站台》和《天註定》,說不定其中一部就能上榜。但我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畢竟,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怎樣理解評選規則也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兒。但參與評選的人越多,就越能代表共識。

附:BBC Culture評選出的100部最偉大的外語片


100.西奧·安哲羅普洛斯《霧中風景》(1988)99. 安傑伊·瓦伊達安傑伊·瓦伊達 《灰燼與鑽石》(1958)98.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97.《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1997)96. 克洛德·朗茲曼《浩劫》(1985)95. 成瀨巳喜男《浮雲》(1955)94.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何處是我朋友的家》(1987)93. 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92. 英格瑪·伯格曼《婚姻生活》(1973)91. 朱爾斯·達辛《男人的爭鬥》(1955)


《男人的爭鬥》


90. 阿倫·雷乃《廣島之戀》(1959)89. 英格瑪·伯格曼《野草莓》(1957)88. 溝口健二《殘菊物語》(1939)87. 費德里科·費里尼《卡比利亞之夜》 (1957)86. 克里斯·馬克《堤》(1962)85. 維托里奧·德·西卡《風燭淚》1952)84. 路易斯·布努埃爾《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 (1972)83. 費德里科·費里尼《大路》 (1954)



《大路》


82. 讓-皮埃爾·熱內《天使愛美麗》(2001)81. 雅克·里維特 《塞琳和朱莉出航記 》(1950)80 路易斯·布努埃爾《被遺忘的人們》(1950)79. 黑澤明《亂》(1985)78. 李安《卧虎藏龍》(2000)77.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同流者》(1970)76. 阿方索·卡隆《你媽媽也一樣》(2001)75. 路易斯·布努埃爾《白日美人》(1967)74. 讓-呂克·戈達爾《狂人皮埃羅》(1965)73. 吉加·維爾托夫《持攝影機的人》(1929)72. 黑澤明《生之欲》(1952)71. 王家衛《春光乍泄》(1997)



《春光乍泄》


70.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蝕》(1962)69. 邁克爾·哈內克《愛》(2012)68. 溝口健二《雨月物語》(1953)67. 路易斯·布努埃爾《泯滅天使》(1962)66.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恐懼吞噬靈魂》(1973)65. 卡爾·西奧多·德萊葉《詞語》(1955)64.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之藍》(1993)


《藍》


63. 費穆《小城之春》 (1948)62. 迪吉布利爾·迪奧普·曼貝提《土狼之旅》(1973)61. 溝口健二《山椒大夫》(1954)60.讓-呂克·戈達爾《蔑視》(1963)59. 依萊姆·克里莫夫《自己去看》(1985)58. 馬克斯·奧菲爾斯《伯爵夫人的耳環》 (1953)57.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飛向太空》(1972)



《飛向太空》


56. 王家衛《重慶森林》(1994)55. 弗朗索瓦·特呂弗《祖與占》(1962)54. 李安《飲食男女》(1994)53. 小津安二郎《晚春》(1949)52. 羅伯特·布列松《驢子巴特薩》(1966)51. 雅克·德米《瑟堡的雨傘》(1964)50.讓·維果《亞特蘭大號》 (1934)49.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潛行者》(1979)48. 路易斯·布努埃爾《維莉蒂安娜》(1961)47.克里斯蒂安·蒙吉《四月三周兩天》(2007)



《四月三周兩天》


46. 馬塞爾·卡爾內《天堂的孩子》(1945)45.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奇遇》(1960)44. 阿涅斯·瓦爾達《五至七時的克萊奧》(1962)43. 克萊爾·德尼《軍中禁戀》(1999)42. 卡迪亞·蘭德 / 費爾南多·梅里爾斯 《上帝之城》(2002)41. 張藝謀《活著》(1994)40.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安德烈·盧布廖夫》(1966)39.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特寫》(1990)38.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37. 宮崎駿《千與千尋》(2001)



《千與千尋》

36. 讓·雷諾阿《大幻影》(1937)35. 盧基諾·維斯康蒂《豹》(1963)34. 維姆·文德斯《柏林蒼穹下》(1987)33. 雅克·塔蒂《玩樂時間》(1967)32. 佩德羅·阿莫多瓦《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1999)31. 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竊聽風暴》(2006)30. 英格瑪·伯格曼《第七封印》(1957)29. 朴贊郁《老男孩》(2003)28. 英格瑪·伯格曼《芬妮與亞歷山大》(1982)27. 維克多·艾里斯《蜂巢幽靈》(1973)26. 朱塞佩·托納多雷《天堂電影院》(1988)25. 楊德昌《一一》(2000)



《一一》


24. 謝爾蓋·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1925)23. 卡爾·西奧多·德萊葉《聖女貞德蒙難記》(1928)22. 吉爾莫·德爾·托羅《潘神的迷宮》(2006)21. 阿斯哈·法哈蒂《一次別離》(2011)20.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鏡子》(1974)19. 吉洛·彭泰科沃《阿爾及爾之戰》(1966)18. 侯孝賢《悲情城市》(1989)17. 沃納·赫爾佐格《阿基爾,上帝的憤怒》(1972)16. 弗里茨·朗《大都會》(1927)15. 薩蒂亞吉特·雷伊《大地之歌》(1955)14. 香特爾·阿克曼《讓娜·迪爾曼》(1975)13. 弗里茨·朗《M就是兇手》(1931)12. 陳凱歌《霸王別姬》(1993)



《霸王別姬》劇照


11. 讓-呂克·戈達爾《精疲力盡》(1960)10. 費德里科·費里尼《甜蜜的生活》 (1960)9. 王家衛《花樣年華》(2000)8. 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1959)7. 費德里科·費里尼《八部半 8? 》(1963)6. 英格瑪·伯格曼《假面》 (1966)5. 讓·雷諾阿《遊戲規則 》(1939)4. 黑澤明《羅生門》 (1950)3. 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 》(1953)2. 維托里奧·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 (1948)1. 黑澤明《七武士》 (1954)



《七武士》

文|周黎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蘇聯的搖滾英雄也姓「崔」,紅場音樂節之後,他們的國家就解體了
像馬像鹿又像狗,它是無堅不摧的「不損獸」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