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尿病,同樣好發於老年人群體,治療原則是什麼?

糖尿病,同樣好發於老年人群體,治療原則是什麼?

導讀:無論發病早晚,年齡超過60歲(國外為65歲)的糖尿病患者屬於老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點是:絕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

患病特點

我國老年人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糖調節受損)的患者超過24%。由於起病多緩慢,且診斷時多無癥狀,往往於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而發現,故少數可有特殊表現,比如低體溫、多汗、惡病質、肌萎縮和認知功能減退等。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為非酮症性高滲綜合征,死亡率可達15%~20%,並且心腦血管、神經病變和眼部的慢性併發症比較多。在治療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多比較輕,在選擇口服降血糖葯的時候,要避免首選作用強且作用持續時間長的藥物,比如格列苯脲等,既要避免低血糖的發生,也要注意藥物對肝腎功能的損害。

為避免低血糖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血糖控制標準可略放寬。比如《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建議,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

由於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預防是關鍵。40歲以上者要每年例行血糖檢查,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這是預防糖尿病的基礎。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患糖尿病

老年人容易患糖尿病與以下因素有關:

(1)隨著年齡增長,胰島細胞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

(2)胰島素抵抗明顯,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組織細胞胰島素受體減少;細胞膜離子轉運機制發生變化;受體後缺陷,是由於葡萄糖攝取減少以及細胞內葡萄糖代謝受損。

(3)升糖激素變化:主要是兒茶酚胺、胃抑多肽、胰升糖素、生長激素及人胰多肽發生變化,導致血糖升高。

(4)肥胖:老年人多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增加了胰島素抵抗。

(5)體力活動減少。

(6)其他因素:包括鎂攝入不足、腎功能減退、低血鉀、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以及長期口服噻嗪類利尿劑。這些均可促使老年人的糖耐量減低。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

急性併發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併發症可持續數小時至數日,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高達20%以上,關鍵是早期識別及治療。主要包括:糖尿病非酮症高滲綜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乳酸酸中毒等。一旦發生,要到專科醫院積極救治。

慢性併發症

隨著病程的延長,老年人多會出現各種各樣併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大血管併發症:如冠心病、腦血管病、下肢壞疽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系統併發症等。

老年患者糖尿病的治療特點

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標準可適當放寬,一般認為空腹血糖宜

老年人飲食療法的特點是總量控制,結構合理。一般每千克體重熱量約25kcal即可,纖維素的含量每日不少於30g。如血糖控制較好,可適當進食水果,但主食量應相應減少。

運動療法適合於大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但並發如下情況則屬禁忌:血糖未控制的1型糖尿病,伴嚴重腎臟、心臟、眼底病變及神經病變;頻繁發作的腦供血不足;糖尿病足;急性感染及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等。

老年人的藥物治療特點

1.對於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的患者,其中口服磺醯脲類者宜選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藥物,比如格列吡嗪(美吡噠)與格列喹酮(糖適平);氯磺丙脲、格列苯脲(優降糖)和格列美脲(亞莫力)半衰期及作用時間長,需慎用。瑞格列奈(諾和龍)和那格列奈(唐力)屬於餐時血糖調節劑,發生低血糖的情況少,較適合老年人。

2.老年人口服苯乙雙胍(降糖靈)容易出現乳酸性酸中毒,口服二甲雙胍則中毒情況明顯減少。但腎功能減退或循環衰竭的危險性增加,需慎用。

3.a-糖苷酶抑製劑(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可減慢小腸上段80%的澱粉及糊精分解為葡萄糖,從而使餐後血糖降低,並減輕胰島素抵抗,且對腎功能無影響,適用於老年糖尿病患者。

4.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具有保護胰島細胞和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但需注意,其可引起鈉水瀦留,從而加重心臟負擔。

5.胰島素治療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長期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保障生命質量。但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高胰島素血症及腹部肥胖,故對肥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與二甲雙胍或a-糖苷酶抑製劑合用,盡量減少胰島素的劑量。

登場圖書

以往強調,糖尿病為終生性疾病,需要終身治療。《如何戰勝糖尿病:來自資深糖尿病專家的意見》分十個部分,向患者傳遞了一個積極信息——患糖尿病後,並非需要終生藥物治療,只要有信心(患者積極配合)、方法得當(醫生對疾病有足夠理解與辦法),就可以戰勝糖尿病。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脾胃虛弱,除了吃中成藥你還能吃什麼?試試健脾增壽海參粥!
古中醫天文學說中醫——日干支算病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