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沒有衛星,地圖是怎麼繪製的,有一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古代沒有衛星,地圖是怎麼繪製的,有一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在當今的社會中,由於活動區域的擴大,地圖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現在出行至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會不由自主打開電子地圖,進行定位或者導航。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在古代,地圖的作用甚至更為重要,而在那個飛行技術、衛星技術、遙感技術為零的年代,地圖是如何製作的呢?

為什麼說地圖在古代更為重要呢?這是因為在老百姓的實際運用上,地圖可能不如現在,但它卻象徵著實際的控制範圍。比如燕國為了刺殺秦國,就讓荊軻以獻圖為名義。又比如象徵中原最高權力的九鼎為什麼會被視作國之重器,其中原因之一是因為九鼎之上有華夏的地圖。

然而,再回到另外一個問題,既然地圖如此重要,那在古代的科學技術條件下,是如何繪製的呢?世界各族人民,各自有各自的智慧,先後發明了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個共同的難題。咱們今天就單單講一講中國的方法。

無論是什麼方法來繪製地圖,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測量。在古代的測量,條件極其艱苦,最開始純粹是靠人力邊走邊量。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就曾經為了丈量土地,徒步走了幾十萬里。大禹在治水的時候,地圖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也曾派兩個徒弟,帶著準繩、規矩,到水災泛濫的地方去丈量,從而獲得基本的數據。所以,古代也將地圖稱為「禹跡圖」。

這樣徒步的丈量,實在太過於辛苦,於是在漢代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它藉助於一輛特製的馬車完成。馬車分為上下兩層,每層都有一個假人。車行一里時,下面地假人就會擊鼓一次,車行十里地時候,上面的假人就會響鈴一次。

這樣,負責丈量的人,就只需要記錄下響鈴或者擊鼓的次數,便能將行進的距離準確算出來。這種方法,就叫做「記里鼓車」,計量的那輛車,被稱為「大章車」。這個大章,正是大禹派出丈量土地的徒弟之一。

在古代的條件下,測量做到了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後代在此基礎上雖然也進行了改良和調整,但總的來說,並沒有發生質的飛躍。繪製地圖則成為後來人主攻的方向。

時間到了西晉之後,採用「記里鼓車」方法繪製出很多地圖後,有一位天才般的人物橫空出世。他叫做裴秀,雖然出生於戰亂紛飛的三國時代,但他卻沒有在沙場建功揚名,而是以另外一種方式青史留名。

裴秀對於地圖很感興趣,他在總結前人繪製地圖的經驗時,發現了不少有益的方法。於是,裴秀對於這些方法進行了歸納提煉,提出了「製圖六體」法,並且按照這個方法,他親自完成了《禹貢地域圖》,這是我國早的地圖集。

在當時,他創造性提出繪製地圖的六條原則,分別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這些名字雖然很讓人陌生,但我將意思解釋完之後,你會大吃一驚。分率就是指的比例尺,要反映出圖中線條和面積的比例。准望就是方向,反映圖中各單位的相互關係。道里就是距離,高下指的是相對高度,方邪是坡度問題,迂直是指高低與距離的換算。

說完之後,會不會感覺很驚訝,這幾乎和我們現在所學的地圖已經相當接近了。這種提法一出,幾乎稱為後世的模板。中國古代的地圖,大多都是以這個方法來繪製的。所以,科學技術史專家對他稱讚為「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

當然,由於時代的限制,這種方法自然也有很大的缺陷。比如它沒有考慮地球作為球體如何繪製的問題,這些直到西方的地圖繪製技術傳入中國,才大有改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才是《西遊記》中最懶的人,結局混得卻非常不錯
他僅有一首詩流傳,卻以此奪回妻子,還得到兩個成語和一個名句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