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正視生命,理解了「死」,才能夠懂得「生」的意義!

正視生命,理解了「死」,才能夠懂得「生」的意義!

近幾年醫療題材的紀錄片出了不少佳作。

之前豆子也推過的《人間世》

而這一次,有了一部專講臨終關懷的紀錄片了!!!

這可是醫療題材裡面最沉重的話題。

《生命里》,目前豆瓣評分是8.8

一共只有三集,每集也就37多分鐘的時間,片子不長但真的很值得一看。

《生命里》的故事,發生在上海臨汾社區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

舒緩療護,其實就是針對那些腫瘤癌症晚期的病人。

主要是給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關懷,讓病人們的生命在尊嚴、關愛、微笑中延伸並謝幕。

來到這裡的病人,其實就是到了生命的最後一段路。

---有這樣的紀錄片,真好!---

在短短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有著很多醫院每天都會發生的悲劇。

很多人在這裡永遠地離去。

對於這些生了病的人來說,死亡只是早晚的問題。

甚至對於有些因為病痛飽受折磨的人來說,死是解脫。

這些瀕死的病人們如何面對生死?

臨死之際,有平和的,有遺憾的,也有無法面對的。

有人平淡地看待,對於死亡已經沒有了什麼壓力。

也有人無法承受,接受不了死亡而想要逃避。

有位爺爺喊出那句「我要回家」的時候,豆子真的瞬間淚崩啊!!

面對死亡,每個人都無法避免。

醫護們又是怎麼看待這些病人的?

「優死也是一個人享受的基本權利問題。」

能這樣說,真的太好了!

---生命里找到活的勇氣---

在這裡有一群人,看似簡單的心愿能實現就非常滿足的。

那些想要站起來的病人們。

別的要求都沒有了,就是想要不痛、能動。

腫瘤壓迫神經導致現在完全不能站起來了,可還在想能不能站起來。

以前很簡單的事情變成了沒有辦法實現的願望。

但還是想撐著能夠看到女兒的婚禮,看到女兒出嫁,就行了。

疾病給這些病人太多痛苦了。

但他們還在努力活著。

其實,那些患了病的人,真的都很懂得生活。

87歲的爺爺喜歡回憶,講當年抗戰故事的時候,比平時都要有活力一些,眼睛都是亮的。

說到新疆的瓜,老太太說好甜好甜。

這真的是豆子聽到最好的比喻了!!

一個能這樣比喻吃瓜的老太太,眼中的生活也一定是特別美好的。

還有一個愛吹葫蘆絲的爺爺。

吹完靦腆一笑,真的很可愛。

給來看望他的人展示自己的葫蘆絲,雖然這個時候手指已經不靈活了,還堅持吹奏。

直到再也沒法吹了,也還要聽葫蘆絲演奏的音樂。

老伴說當年是她先追的爺爺,爺爺還要爭,說是自己先追的老伴,然後喜滋滋地笑。

希望死後葬禮都能夠一切從簡,活著要有尊嚴,死後也不願意麻煩別人。

還有那個每天有人有探望的光頭阿姨。

被朋友們幾乎是捧在手心裡!!

談及自己的丈夫的時候,是傲嬌地「秀」恩愛。

丈夫自豪仰仗阿姨喜歡他,說當年都不哄一句。

就算阿姨回懟說她要吐了,也還是一臉自豪樣哈哈哈哈!

阿姨身上患有6個癌了,癌細胞已經大面積擴散了,還在想著要把身上唯一好的有用的眼角膜捐出去。

雖然最後沒能實現。

還有那些叮囑祝福志願者們的病人們。

被問及願望,有位爺爺說最好不要有戰爭。

因為剃乾淨了鬍子,滿意笑著的爺爺。

他們雖然病了,但他們還是可以開懷大笑,還可以堅持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情,儘力去幫助別人。

儘管生命到了盡頭,他們還在告訴我們什麼是愛。

已經都無法動彈的老太,還在思念敬老院的老伴。

護士們去看望過她的老伴,播護士們給老太太錄的視頻,老伴睜大眼睛去看。

再回來把拍的老伴的照片視頻放給老太太看,老太太才安心。

兩個病床上的人,還在挂念著對方。

旁白說:「醫院的牆壁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

這部片子,其實不僅僅在告訴我們臨終關懷的意義,還在告訴我們要怎麼活。

?直視生命,理解了「死」,才能夠懂得「生」的意義。

?

---過於刻意煽情?---

這部紀錄片特別請到了萬茜來做旁白。

對於萬茜做旁白的質量,有的網友認可,有的網友反對。

不喜歡的大多都說旁白過於煽情,紀錄片不夠剋制。

還有的說這部片子深度不夠,沒有揭露出臨終關懷最沉重的痛腳。

紀錄片裡面更多聚焦的是那些有錢能享受到臨終關懷服務的人。

但在中國現在,還有更多人是沒能尊嚴地死去,這種情況太正常了。

還有很多人都沒有辦法選擇自己還要不要接受治療。

能像這位小護士一樣說出這樣的話的,在中國還是太少了。

因為患者自己害怕,就同意不做檢查,這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很難被認同的。

中國人對死亡的避諱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醫院要開闢一條專門通向太平間的路。

所以老太太要住進這裡,不願意死在女兒家裡。

所以那些附近小區的居民會在外牆掛上鏡子,反射晦氣。

死亡是可怕的,是不被允許的,是由很多避諱的。

在中國實施臨終關懷有多難,可窺見一斑。

這部紀錄片,只講了好的、理想的東西,但缺乏了對於殘酷現實的更深入揭露。

沒有講到更多人是如何在垂死邊緣掙扎,沒有講到那些因為治病而拖垮的人和家庭。

這一點上,這部片子沒有達到優秀紀錄片應有的質量。

但是對這部紀錄片,豆子要說——

意義大於質量臨終關懷這樣的題材能正視來講,是真的很好。

不夠深入不夠「觸目驚心」,這部紀錄片至少讓更多人看到臨終關懷,它在試圖讓更多人減輕對死亡的避諱。

死亡也是需要尊嚴的。

豆子含淚安利這部紀錄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劇逗社 的精彩文章:

正陽門下里的人精原來是昔日童年女神,這麼多年了她一直那麼美!
這麼有質感的國產原創綜藝,真的好久沒見過了!每一秒鐘都牛逼!

TAG:劇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