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浙大歷史系「圍攻」的大師兄金庸

被浙大歷史系「圍攻」的大師兄金庸

1、

先來看10月31日「中新網」的一篇報道《浙江大學感念「大師兄」金庸 近期擬舉行追思會》

浙江大學官方微博10月30日發文:「金庸: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傷心』……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從此大俠皆成記憶,金庸先生走好!」

2.

1994年,金庸在原杭州大學

1998年4月,剛剛從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職務退下來的張浚生,負責當時的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併事宜——也就是後來的新「浙江大學」。

浙大成立後,領導班子決定向外聘請著名學者出任新組建的21個學院院長,而金庸是第一位被邀請的。

1985年,張浚生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認識了在文化界極為活躍的金庸,兩人交情甚好。

「查先生是大學問家,只不過他武俠小說家的名頭蓋過了學問家,我覺得請他來浙大做人文學院院長是最合適的。」張浚生說。

1999年3月,金庸出任浙大人文學院院長,在當時被譽為「文壇大師與名校學府的天作之合」,是金庸在學界獲得的最高認可。

3.

浙江大學在邵逸夫科學館舉行授予金庸先生名譽教授典禮

2000年,金庸獲得了浙大博士生導師的資格。

2001年,金庸開始招收歷史系古代史專業的隋唐史、中西交通史方向的博士生,後來又增加了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的「歷史和文學」方向(和在浙大做兼職教授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合招的一個博士點)。

那麼,金大俠門下有多少弟子呢?

從2001年開始,金庸連續兩年未招博士生,直到2003年秋,才招到首批博士生,一共3個:

盧敦基,他在考入金庸門下前就已經是浙江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當時他表示,「文化大家,勝於學術名家」,願意花幾年的時間,在先生的指導下好好做博士論文;

王劍,碩士畢業於山西大學中文系。她曾被多家媒體稱為「俠女」、「小師妹」;

朱曉征, 相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他們會成為新一代的「大俠」嗎?不能,他們不可能畢業,也不可能拿到博士學位。

4.

2005年1月9日,金庸在浙江大學「龍泉寶劍展」(圖/視覺中國)

2004年12月,金大俠辭職震動江湖。金提出辭去浙大人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職務,「我在浙大收了幾個博士生,不夠好,我現在也不教了,還把院長的官辭了。」

當時的媒體聯繫了這3位博士,就此事對他們進行了採訪:

盧敦基:「我是個很好說話的人,對此沒有什麼想法。」 記者問盧敦基,這一年從導師那裡學到什麼東西?他回答是:「不好說,呵呵,不好說。」

王劍:「謝謝你的關心,但是我不能接受你的採訪。」

朱曉征:「查先生辭去博士生導師職務,跟我反抗他的教育方式是有關係的。我希望與查先生和解。」

「他的教育方式」是什麼呢?據一位「知情人士」說,金庸雖然是導師,但極少過問學生們的學業,除了帶他們參加過「華山論劍」、「南湖論劍」這樣的活動外,師生一個學期只見一次面,每次聊上幾個鐘頭,而正規的授課則從來沒有過。

該「知情人士」還告訴記者,這3名博士生事前並未從金庸那裡獲知任何關於他將辭職的消息,是後來看到新聞,過後幾天才得到人文學院的正式通知,希望他們考慮更換導師才知道的。

然而金庸好友、北大中文系教授嚴家炎卻有不同的說法:早在半年前,金庸本人就打電話告訴他將會辭職;兩個月前,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大四的學生們,在陪同金庸到麗水參加「龍泉問劍」活動時,也聽金庸說起過辭職的事。

5,

很快,金庸遭到了「圍攻」。其中的主力軍,正是浙大「歷史系」。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2003級博士生的陳某,向媒體講述了他在2004年初,聽金庸講座的經歷,據稱這是他唯一一次見到自己的院長。

「人很多,但是聽著聽著就不對了。」

他所說的「不對了」,是哪裡不對呢?「金庸說宋代官員和皇帝議事時是坐著的,但是史料記載,官員與皇帝坐著議事這一制度是在宋代取消的。作為一個古代史的博導,具備這樣的常識是起碼的。」

「金庸對歷史學基本不懂,讓他帶博士完全是誤導學生。」當時已退休的浙大歷史系教授何忠禮是這樣評價的, 何教授還告訴記者,當初浙大給金庸評博士生導師資格的時候,他曾參加由歷史系老師組成的基層評議。「別人都是三本著作和若干論文厚厚一疊材料,只有金庸是一張空白表格上面寫著查良鏞三個字。」

最終,金庸仍通過了博導資格。

耐人尋味的是,在當時幾乎所有公開報道里,提到金庸的招生方向,都是隋唐史和中西交通史,金庸也多次自稱在浙大教歷史。事實上,金庸的3名博士生中,2名是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1名是中西交通史專業。

據浙大古代史研究所的副所長盧向前教授說,歷史系目前沒有金庸的學生,他也從未與金庸會過面。他也聽說過系裡有一些質疑金庸先生學術不規範的說法,不過他自己倒覺得,學術界自學成才的例子也很多,不一定非要經過科班訓練,他和兒子都是金庸小說的愛好者。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葛劍雄,談到此事時,是這樣說的:國家教育部學術委員會對博導資格有明確的三點規定:一是當過教授,二是之前必須完整培養過1個碩士生,三是在國內高校指導過博士生工作。而金庸在這些方面是不符合規定的。

杭州作家傅國涌(《金庸傳》作者)更「深刻」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金庸的一個問題是,他太希望以歷史學者的身份被人們記住...」「如果他少參加一些不必要的公眾事務,而是安心在家頤養的話,他獲得的崇敬和好感要比現在多得多。」

金庸是如何回應的呢?好像沒有。他只留下一句:

「你們永遠都是我的小師弟小師妹,我永遠都是你們的大師兄。」

2007年11月25日,浙江大學舉行儀式聘請金庸擔任人文學院名譽院長,「金大俠」也正式卸去擔任了8年之久的浙大人文學院院長一職。

6,

金庸在浙大人文學院院長辦公室接待相聲演員牛群

關於金庸辭職一事,江湖上卻有另外一種解釋。當然,江湖上的傳說太多了,真假也只在個人。

當年浙大領導要求每位博士生在通過博士學位答辯之前,必須在一級刊物上發表一篇學術論文及在A類刊物上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對於金庸的學生來說,如果他們是歷史系的學生的話,就需要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這些浙江大學自行規定的一級刊物上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如果他們是中文系的學生的話,就要在《文學遺產》、《文學評論》、《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這些浙江大學自行規定的一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

如果博士生們不能在一級刊物上發表一篇論文,就算在A類刊物上發表一百篇論文,也是拿不到學位的,哪怕你一年出了五百本專著,還是拿不到。

該院的教授、博導近十年來,在此類一級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大多在一至兩篇左右,有的甚至從來就沒有,比如金庸。

金庸初次帶博士生,就面臨學生集體不能拿到學位的難題。大俠丟不起這個臉,不如歸去。用著名導演張紀中的話來說,就是:「我當然贊成他辭職,這麼大年紀的人了,何必呢?他完全應該去過一種閑雲野鶴式的神仙一樣的生活。」

還好,現在的博士生、導師們,發表論文,已經是「又多又快」很輕鬆了。

7,

一千多年前,陶淵明在《輓歌》中感嘆: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當年的種種非議與質疑,成為我們對金庸的記憶與認識的一塊碎片,留在歷史的縫隙中。

1960年,金庸與《神鵰俠侶》電影主角合影。左起:謝賢(謝霆鋒的爸爸,飾演楊過)、金庸、南紅(飾演小龍女)、梁素琴/圖自香港《大公報》

參考資料:

《金庸浙大辭職調查》2005-01-04 外灘畫報

金庸香港中文大學演講《大國歷史大勢》

」歷史人物與武俠人物」金庸北大演講全文及對話記錄

2001年金庸在浙大演講及採訪記錄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作者趙小昭:現居於成都,大齡未婚問題美少女。專註於一切有趣無意義之事,做浮華時代清醒的看客。

關注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揭秘:「火葬場老員工自述:有一種屍體打死也不能燒!
紅安為什麼是第一將軍縣,隱藏在其中的秘密竟然如此令人震驚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