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全科醫生存30萬缺口?嚴進嚴出,培養高質量「健康守門人」

中國全科醫生存30萬缺口?嚴進嚴出,培養高質量「健康守門人」

全科醫生、家庭醫生簽約如今成為熱門辭彙。

小病在社區看、大病去醫院看,這對全科醫生和基層醫療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月2日-11月3日,由湖南省醫學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18湖南省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湖南省全科、全科助理師資培訓班湖南省人民醫院召開。

來自全國各地從事全科工作的醫護工作者共計500餘人參加此次會議。

中國醫師協會全科分會會長杜雪平、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科教處副處長徐超伍、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祝益民出席會議。

與會專家、學者,聚焦中國全科醫生現狀,探討全科醫生的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著力推動湖南省全科醫學人才培養。


【關鍵詞:少】:全科醫生數量存在較大缺口

發達國家全科醫生占醫生總數的比例一般在3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或達到50%

但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全科醫生只有25萬人,占醫生總數的7.5%,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國務院辦公廳出台的《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每萬民居民擁有2.2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到2030年,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隊伍基本滿足健康中國建設需求。這意味著我國全科醫生尚存在30萬的缺口。

湖南省醫學會全科專業委員會主委、湖南省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劉景詩介紹,2010年以來湖南省培養合格全科醫生7328人。

截止2018年8月31日,全省全科醫生達到12416人,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1.81人,我省全科醫生缺口較大,不能滿足百姓的實際需求。

【關鍵詞:弱】:全科醫生專業能力有待加強

全科醫生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患者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務。

在我國,全科醫生是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以及雙向轉診等目標的重要力量,被稱為「健康守門人」。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及居民疾病譜發生變化,慢性病患者人數已經超過3億人,全科醫生肩上的責任更為艱巨。

我國目前的全科醫生有一部分為其他崗位或專業轉崗而來,加上由於薪酬待遇較低、職業發展前景不明確等原因,全科醫生隊伍不夠穩定。

「留不住人」或者優秀人才流失的現象等,都成為制約全科醫生髮展的短板,全科醫生面臨質量總體不高的問題。

【關鍵詞:嚴】:重數量更重質量,「嚴進嚴出」培養全科醫生

湖南省人民醫院為全國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是湖南省醫學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在全科醫生的培養教育中堅持「嚴進嚴出」,不斷提升全科醫生專業水平,培養高質量的「健康守門人」。

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學員均為大學本科畢業,通過統一組織的理論考核和科室組織的面試,合格者才能被錄取。

這是「嚴進」,把關「源頭」。

之後學員需要接受為期3年的全科醫學相關理論學習和臨床科室輪轉。

理論學習包括每年80學時的集中授課和60學時的技能培訓。

臨床科室輪轉則需要通過入科培訓,才能參加所在輪轉科室的醫療工作。

學員都要通過由平時表現、理論考核、臨床能力評估考核組成的出科「月考」和每年一次的「中考」(中期考核)。

3年培訓結束後,需通過全國統一組織的理論考核和湖南省住培辦組織的6站式操作考核,才算完成「終考」取得「畢業證書」,上崗參加工作。

劉景詩介紹,全省現有全科住院醫師和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基地60餘家。

湖南省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以學會組織為平台,開展走基層活動,推廣適宜技術,進行業務講座、現場指導。

2018年已開展基層巡講40餘場,培訓人員2000餘人次,促進基層全科醫生綜合能力提升。

劉景詩強調,雖然全科醫生在基層工作,但這並不代表全科醫生就「水平不高」。

相反,全科醫生為疾病診治的「首站」,要具備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處置能力,還需要具備對於危急重症的「辨識」能力,以及時發現並轉診。

在大醫院學習培養,到基層工作服務,「嚴進嚴出」的培養機制,是國家對全科醫生的要求,也是對百姓健康的責任。

(編輯Max。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醫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周瑾容 吳靖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李詠抗癌17個月最終仍離開了我們,這些東西你還敢輕視嗎!
懵圈小夫妻:我們是來旅遊的,怎麼把孩子給生了!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