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每周詩語丨結婚進行時:做給自己看的儀式感丨語音播報

每周詩語丨結婚進行時:做給自己看的儀式感丨語音播報

但是現在的婚禮,似乎就是為了攀比,為了炫耀,為了面子,大操大辦,沒有節制。人們卯足了勁兒比,比誰家豪車更多,誰家彩禮給得更足,誰家婚宴更貴。一場婚禮,往往要掏空家底,甚至還要背上沉重的債務。

婚前有多風光,婚後就有多辛酸。

現如今,儀式感成了一個很時髦的詞,甚至被賦予了很多神聖的使命和意義。

儀式這東西自古就有,祭祖祭天、婚喪嫁娶、節日慶祝、宗教儀式……

真正的儀式感,不是給別人看的,它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真誠。

古人是非常重視婚禮的,《禮記》和《史記》中都有關於此的表述,「夫婚禮萬世之始也」,「婚禮者禮之本也」,「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等等。

因此,都會非常敬慎鄭重地安排婚禮。

《詩經·桃夭》就屬於中國的婚禮進行曲。桃花自古以來,不但象徵愛情,而且經常用來形容美人,如「面若桃花」、「艷如桃李」、「人面桃花相映紅」等詞句。桃花為歌,賀新娘;桃花為證,賀新婚。

無論是王公貴族家的千金小姐,還是平民百姓家的大家閨秀,在結婚那天,都會以最好的自我嫁入最好的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用桃花粉紅燦爛代表新娘風姿綽約、鍾靈毓秀的出嫁時光。「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女有家,男有室,夫妻共同組成了「家室」。

一個女子,嫁到了夫家,夫家有了女主人,這個家庭才得以平衡、發展。《易經·繫辭上》有言:「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相濟,才是天地之道。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崇尚「多子多福」,對新人最常見的祝福也是「早生貴子」。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桃之夭夭,其葉蓁蓁」,描寫的是桃樹的果實累累,枝繁葉茂,用以表明新郎新娘將會為夫家多生貴子,使這個家族人丁興旺,永遠昌盛。

中國人的觀念中,婚禮是一場家族親朋,甚至天地日月都要參與進來的一個重大節慶。

古代的婚禮就稱為「昏禮」,因為它是在黃昏時分舉辦的,這時正處在日夜交替、天地相連的狀態里。一場婚禮,不但是天與地、日與夜的結盟,也是兩個家族的聯姻。

《桃夭》是一首簡單樸實的歌,歌中沒有濃墨重彩,沒有誇張鋪墊,平平淡淡。

它符合天地間一個基本的道理:簡單的就是好的。正如女子化妝,粉黛輕施的淡妝總有無窮的神韻,沒有的地方總覺得有,有的地方總覺得沒有。簡單是質樸,是真實,是實在,是親切,是縈繞心間不能忘卻的情思。

儀式感很重要,它讓我們記住了人生中那些特殊的時刻。我們應該真誠地去對待,而不是成為我們炫耀、自欺欺人的工具

那些在婚禮中大操大辦的人,渴望用儀式獲得別人的讚美,渴望用儀式麻醉自己,其實只是一種虛榮,甚至是荒誕。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才是最好的儀式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颱風「山竹」:苦中取樂 更有所得
孟子:我們為什麼會變得平庸?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