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農民拿出欠條,張口跟政府要1100萬,專家說:給你8萬

一農民拿出欠條,張口跟政府要1100萬,專家說:給你8萬

原標題:一農民拿出欠條,張口跟政府要1100萬,專家說:給你8萬


我們都知道,行軍打仗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不僅會有很多流血犧牲,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大量的金錢。前方的戰士在前面賣命,後方的老百姓肩挑手扛,為士兵們輸送糧食和衣物。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就是糧草的重要性。


抗戰期間,我軍因為沒有軍餉,常常吃不飽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更何況當初是打仗,這是很燒錢的,若是沒有錢,飯都吃不上,又怎麼打仗。八路軍一心為人民,規定不能搶老百姓的糧食,不能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雖然他們很得民心,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有老百姓主動送糧食給他們,但畢竟是杯水車薪。


我軍沒糧食吃的時候怎麼辦呢?明朝時候朱元璋大興軍屯,他為什麼要大興軍屯呢?因為窮。此時蒙古隱患猶在,大明根基未穩,南方還好,北方窮得那叫一個叮噹響,朱元璋剛開始「南糧北調」,時間長了明朝也吃不消,運輸也是一筆費用。後來他下令「軍屯」,士兵戰時打仗,閑時耕地,軍糧自給自足。



後來明朝各地的軍糧完全自給自足,朱元璋高興地說:「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抗戰時期跟明朝有所不同,畢竟明朝國家建立起來了,有一個穩定的政府統一管理,而抗戰時期沒有固定的政府,士兵們也沒有固定的場所可以耕種,這種方法自然行不通,那麼他們是怎麼籌備糧食的呢?

他們向當地相對比較富裕的家庭要,但就算是富裕人家,也不能白白拿了別人的東西,他們是有自己的規矩的。只要拿了人家的糧食,就肯定會立下欠條,等到以後國家富裕了,糧食充足了,就可以拿著欠條去討回。



十四年抗戰,因為他們的部隊人很多,八路軍打了不少欠條,出於對八路軍的信任,還是有很多人借給八路軍。新中國成立後,八路軍也就開始了欠債還錢的活動,無論是誰,只要是拿著欠條的人,就可以直接到政府拿回八路軍當初借的東西,無論是糧食、錢還是物品。說話算數,有債必還,這也就是人民一直愛戴八路軍的原因。不過受到社會條件的限制,還是有的人沒能聽到這個消息,活動結束後,大部分已經還完了,也就基本上沒人再提這件事了。


直到上世紀80年代,陝西省商洛市的一個名叫郭建英的老人拿著一張借據找到了當地政府,希望能夠還錢。抗戰時期老人家裡還算是比較富裕,八路軍遇到困難就很大方的支援了,而且一下子就藉助了1100萬法幣。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郭建英家裡家途中落,慢慢衰敗了,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無奈之下只能翻出當年的欠條去找政府,試試兌換這張40年前的借條。當時政府十分重視,經過反覆調查、取證,經過財政部、中國銀行的測算,最終一次性歸還郭建英人民幣8萬元。


也許有人覺得一千一百萬換回了八萬這個數字差異有點大,那我們就來看看究竟大不大。那個時代的國民政府大量發行錢幣,不小心造成了通貨膨脹,法幣也急劇貶值,吃個飯都要上萬,到了抗戰前夕,法幣的發行已經超出預算,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的發行額比以前多了幾十倍,法幣更不值錢,到了一九四八年,法幣已經成為了最不值錢的東西,物價上漲三千萬倍,發行額是戰爭前的四十七萬倍,法幣崩潰。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八萬元絕對是一筆巨款,是大戶之家,畢竟當時的人均收入不過十幾塊錢一個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談夜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皇宮裡,太監和宮女是如何洗澡的?有一種現在富人仍喜歡
三國最無恥的小人,三次叛變害死關羽,最後導致諸葛亮北伐失敗

TAG:笑談夜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