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可著相取,亦不可離相見

不可著相取,亦不可離相見


不可著相取,亦不可離相見





不可著相取,亦不可離相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指示。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一]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會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二]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三]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不可著相取,亦不可離相見



[一] 大通和尚開示智常,以虛空相貌喻本性,又謂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其病有二:一者其說未圓,只說一半,以本性原如虛空,常起靈光妙用,菩提原不可著相取,但亦不可離相見,今但說體,而未明用,則所說不圓;二者執此成見,立守空之法見,便成為病,故祖曰:猶存見知,以立見知,靈光即不能顯現,著相而求,非菩提矣。


不可著相取,亦不可離相見



[二] 大通是沉空守寂一流,但見佛體,未明佛用,且執以為是,而不覺存知見矣。不知佛性廣大無著,原同虛空,但妙用恆沙,處處是相,以不立相,故名無相,處處接物,以不立見,故名無物。盡山河大地形形色色,無一處不是佛用,無一處能離佛體,在汝徹了不徹了,執著不執著耳,倘未徹了,縱一時不偏執,終屬無用,不名清凈圓明,此理未達,不名見性,中間只隔一細微法見之浮雲耳。從來修行人,枉受法縛,難起大機大用,由於下手未徹,雖至百尺竿頭,終未直上,此虛空未翻身者也。故必虛空中翻得身,還得爛泥中翻得身,入污泥而不污,登清凈而不染,上下翻騰,靈光不昧,全在自己覺知,不得半點假借。莫怕力量不夠,力量是練出來的,不是守出來的,要明悟得透,自有膽力去承當,則日練有功,否則動輒得咎,不曾練得,反已陷入坑中。古人心細處,十二分細密,膽大處,非世人可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生死,安了生死,此事本驚天動地,有一毫因循顧忌之心,即入不得生死,存一毫粗心浮氣,見理未徹,即出不得生死,我為最上乘者說,世必有疑我言者,但參初祖偈語可耳。偈曰: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拋迷而就悟。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三] 所論四乘,最為懇切,然亦假名,行者自己冷暖自知,居第幾乘,當自問知,故曰莫問我也。


不可著相取,亦不可離相見


文字 ▏王驤陸《 大鑒禪師法寶壇經述旨 》

圖片 ▏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人生只有兩條路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