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華裔怒告哈佛「潛規則」:當教育公平淪為口號,我還該上大學嗎?

華裔怒告哈佛「潛規則」:當教育公平淪為口號,我還該上大學嗎?


先來八一八最近在國外鬧得沸沸揚揚的事兒。




近日,哈佛被美國華裔告上了法庭。







想當年,我們小時候,哈佛可是每位中國學子(和他們的家長)嚮往的聖地。




誰想到時光匆匆流走,考不上哈佛的我竟然有幸見證世界一流大學名節不保。




據《紐約時報》報道,一華裔大學生奧斯丁·賈,接連被哈佛、普林斯頓、哥倫比亞等常青藤大學拒之門外。




哈佛官方給出的聲明是:






  • 哈佛致力於讓校園更多樣化;






  • 哈佛的錄取考慮綜合條件,不只考慮成績。




那麼,什麼是哈佛所謂的「綜合條件」呢?




他們稱,評分標準大致由課內成績、課外活動和個人素質三個部分組成。




但是經過調查後發現,遭到拒絕的學生並不是分數不夠,也不是課外活動的參與度低,而是在性格分:「勇敢」、「善良」、「被尊重」等主觀分數上被打了低分。




試問這些性格特質,招生官是如何在短短的面試時間內做出判斷的?




於是「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SFFA)將哈佛告上法庭,控告哈佛大學偏袒其他少數族裔。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旺仔













其實,美國高校「從嚴」錄取亞裔大學生的話題由來已久,學生大都已經默認了這種「潛規則」。



其背後原因關乎「政治正確」,名校為了保證非裔和拉丁美裔的錄取率,亞裔作為第一大學生群體,一直是備受犧牲的。




至於美國大學的錄取有多講究政治正確,《紐約郵報》曾經披露過一個很諷刺的新聞:




一位印度裔學生由於分數常年低空飄紅,申請醫學院屢屢被拒。




在他聽說某個學校決定加強少數裔平權政策後,剃了光頭,加入黑人學生會,並在申請材料中稱自己是黑人。






結果,他獲得了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在內的11所美國名校的面試,並最終如願以償進入一家著名醫學院……




說回華裔這件事兒來,「學生公平錄取」組織向法院提交申請後,法院要求哈佛公布錄取數據。




而數據披露後,輿論嘩然,原來教育不平等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從未消失過。




我們先來看看哈佛提交的證據是什麼樣的:




哈佛認為「傑出的優點」更能左右錄取,而這些是他們認為「傑出」的優點:熱情、慈善、成熟、堅強等個人品質。







哈佛還建議導師們寫面試評語,但有的評語乍一看是表揚,實則諷刺,比如:






  • 他很安靜,當然了,他想當醫生……









  • 看起來更像努力的工作者,而不是潛在的學者……









  • 聰明且好學,但無趣且無特點。







可以說是實力演繹以貌取人、斷章取義、三歲看大了……




人們還發現,哈佛雖自稱致力於「多樣化」,37名招生官里卻只有一個亞裔姓氏,而此人負責的還是美國亞裔最少的地區之一。







所謂的公平教育,在政治正確和博弈面前,淪為了一句口號而已。







但哈佛被訴案,不是今天的重點。事實上,關於如何實現教育公平,40年前,美國認知科學家科林斯就提出過「認知學徒制」這一解決方案。




不僅是科林斯。關於高等教育的爭議由來已久,很多人認為,大學原本是貴族階級的產物,無產階級上大學對他們本人其實是一種浪費。




那麼,什麼是「認知學徒制」?




舉一個例子。




在美國,有一所學校叫熨斗學校(The Flatiron School),它是一家只要12周,就可以學會寫代碼的全日制編程培訓機構。




熨斗學校承諾,無需任何經驗,你就可以在課程結束後成為一名手藝過關的碼農。




熨斗學校在紐約被稱為編程領域的哈佛商業學院,就連嚴格的申請過程都如出一轍——只有10%的報名者可以被錄取,但這10%的學員畢業後卻可以100%找到工作。







這是為什麼?




因為熨斗學校為學員創造了一種情景式的學習模式,說白了就是師傅帶徒弟。




科林斯認為,

真正的人才不是靠課程、院系、考試大綱的設置培養出來的。真正有效的學習,是師傅帶著徒弟參與一個實際的項目,徒弟在試錯中提高。




美國教育委員會在於2015年4月發布的《重新審視學徒制》報告中預測——2022年之前需要500萬名具有技術證書與文憑的勞工填補高需求行業。




而推廣「現代學徒制」恰恰可以填補這一巨大勞工需求。




前美國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在一次採訪中就說,建議成績一般的同學不要上大學了,還不如直接去當水管工呢。




上大學意味著高昂的學費、長時間的學習,但很可能畢業後的工作並不需要大學中學到的知識。





而很多人抱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不惜貸款上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還更容易眼高手低,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過,這種觀點也不乏反對者。正如《大學的觀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的作者約翰·紐曼(John Henry Newman)所說:





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



教育令他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揭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




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來看一個在矽谷很流行的故事:




一公司招來三個實習生,分別是中國人、印度人和美國人。美國實習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對一些問題儘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談。




中國實習生很努力,活幹得最多最好,但不愛多說話。




印度實習生工作做得沒有中國實習生精細,但也不差。雖然講話帶有口音,但最愛發問,擅長表達自己。




在實習期間,學到東西最多的是中國實習生,但是,最後人們最能記住的是那位印度學生。




這個故事當然是中國人喜歡講的,因為中國人看重「硬本事」、看輕「軟本事」。




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因為我們這種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國人只能幹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樣在矽谷和美國大學等領域成為領袖人物。




這個故事印證了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通識教育的英文叫Liberal Education,直譯過來就是自由教育。它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







《北京摺疊》的作者郝景芳曾在一次採訪中對我們強調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她說,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現代社會需要視野廣闊、頭腦靈活、各方面能力素質都具備的綜合性人才。







學徒制是不是靠譜?有沒有必要每個人都去上大學?




事實上,郝景芳口中的「通識教育」、《大學的觀念》里提到的能讓人「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的教育,是不是一定要在大學裡完成,都需要打個問號。




比如著名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兒子鄭亞旗小學畢業後就讓其退學,接回家親自培養。




他為此還編撰了十本教材,包括了法制篇、創新和懷疑篇、哲學篇、性知識篇、道德篇、安全自救篇、史地和藝術篇、金融篇、寫作篇、數理化篇,可以說是非常「通識」了。




縱使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給孩子進行通識教育的能力,可以明確的至少是:教育固然重要,但大可不必在大學裡進行。




只不過,放到具體的社會環境下,距離這一觀點被普遍接受還有很長的路。




比如,企業在招聘時不能把崗位和學歷掛鉤。否則,「學徒制」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




此案還在審理中,至於結果如何,還請大家拭目以待。
















LinkedIn招聘

遠程

翻譯實習生啦~~~




英語輕鬆碾壓眾人、外網達人、國內外社交網路深度用戶……通通到我們碗里來!

後台回復關鍵詞

「遠程」

獲取職位信息。




LinkedIn歡迎你的加入!




把我們設為

星標

,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更新哦!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

者旺仔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視覺中國、知乎截圖、微博截圖、pixabay和影視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探究迪士尼60年長盛不衰的秘訣:絕佳體驗
這個社會對35歲以上普通人要求更嚴格,早已是公開秘密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