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88式通用機槍服役10年後退役,中國輕武器怎麼了?

88式通用機槍服役10年後退役,中國輕武器怎麼了?

不久前被稱為「中國槍王」的朵英賢院士,在接受《兵器知識》雜誌採訪時稱:「2016年軍方作廢87式雙基球扁發射葯,10式通用彈名存實亡,接著又作廢了88式機槍系統和95式步槍彈,全行業進入低谷。」這其中,10式通用彈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DBP-10式5.8毫米彈,87式樣雙基球扁發射葯就是DBP-10式5.8毫米彈的發射葯。從朵英賢院士的話中我們能知道的是,上世紀80年代國內搞的輕武器以及配套的彈藥很多是已經被淘汰了。

88式通用機槍的研究開始於1989年,服役於2000年初,在經歷了短短10多年的小批量服役後便退役,這背後實際上是中國80-90年代輕武器發展走的一次彎路。我們經常聽見說中國輕武器的硬傷也恰恰來源於此。新中國建國後,早期中國的輕武器基本仿製自前蘇聯,比如AK-47的國產版即56式衝鋒槍,SKS半自動步槍仿製後即56式半自動步槍。因為這些武器在中國仿製時早已發展成熟,所以無需進行什可靠性上的改進,這使得中國輕武器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其發展體系是不健全的。

在國外,槍械服役後,設計團隊還要繼續存在並承擔該武器的改進工作。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中國是沒有這種意識的,基本就是槍械服役然後設計團隊就解散。這造成了很多國內上世紀研發的輕武器在服役後不短的時間裡都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另外,中國輕武器過於追求廉價簡單耐用的標準。在20世紀90年代設計的DBP-10彈就是一個代表。按照最初的設想,DBP-10要能夠作為突擊步槍、狙擊步槍和通用機槍這3種槍械的子彈,同時要具有中間威力彈的低後坐力,全威力彈的大動能以及狙擊彈的高精度。

很明顯這是一個在技術上就自相矛盾的需求,但是80年代的中國面臨的國防壓力很大,迫切的希望簡化步兵部隊的後勤體系,希望能用一種子彈就滿足步兵部隊的基本作戰需求,所以DBP-10這個項目能夠上馬是有確切歷史背景的。88式通用機槍在實戰中也展現出了各種問題,特別是穿透力相比7.62毫米中口徑機槍要弱一些,這使得其火力壓制的能力不足。通用是小口徑機槍的美軍M249在海灣戰爭中就暴露出了這種問題,但是M249是班用機槍,問題不大,而作為通用機槍的88式就非常尷尬了。

如果是下放到班的話,那麼95式班用機槍的性能是非常出色的,比88式好用。但是如果作為連/排級支援武器,88式通用機槍又有射程和威力不足的問題。最終88式通用機槍與DBP-10通用彈的退役一點也不讓人意外,這兩個例子代表了20世紀80-90年代中國輕武器在面對極大國防壓力且自身積累不足的情況下走的各種彎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善智觀察 的精彩文章:

兩大國同時轟炸敘利亞,敘軍果斷開火反擊,這回俄軍損失大了
借著沙塵暴反攻,美友軍損失慘重,三輛戰車被擊毀幾十人身亡

TAG:馮善智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