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給自己做個時間體檢:你實現「精力自由」了嗎?

給自己做個時間體檢:你實現「精力自由」了嗎?

文 | Lachel

來源 | 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

對絕大多數工作數年的職場人來說,首先應該追求的,不是虛無縹緲的「財務自由」,而是「精力自由」。

你可能沒聽過這個概念。很正常,因為它是我生造的。

但在這個注意力極度稀缺的時代,「精力自由」,便顯得尤為重要。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平等的,造成差距的是什麼?其實未必是天賦,資源,而是時間的利用率。

我上次提到過一個理想的生活模式:通過「心流」和「放空」的交替,來掌控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

這其實就是「精力自由」。

今天的文章,會就這個理想模式,詳細展開講講。

我想用射擊來做一個比喻。

不妨想像一下:在你的面前,有一個靶子,上面畫著一個個環環相扣的同心圓,從外到內,依次是1環、2環……10環。

那麼,靶子的最外緣(1環),就是一個「邊界」。邊界之內,叫做「上靶」;邊界之外,叫做「脫靶」。

而靶子最中間的部分,通常是8-10環的位置,會塗上實心的顏色。這就是我們的得分區域,也是我們需要著力瞄準的地方。

哪怕是一個受過訓練的人,想要每次都正中得分區域,也是很困難的。外界的一點點干擾 —— 像光線、聲音、空氣流動,或是肌肉的疲勞,一剎那的分心,都會造成極其微小的偏差,導致軌跡偏移。

反映在靶子上,就是落在8環之外,甚至脫靶。

其實,我們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是一樣的。

在這個例子中,靶子的邊緣,就是我們的「心理邊界」。

邊界之外,是「外部世界」。我們每天都在跟它打交道,各種各樣的信息、資訊、噪音……從四面八方向我們襲來,不斷地衝擊著這個邊界。

邊界之內,是「內部世界」。它指的不是內心,而是那些被納入我們思考、處理、應對的事務,也就是我們每天所執行的活動和工作。

而8-10環的區域,則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它代表了那些最重要、能體現我們獨一無二價值的事情。

1-8環之間的區域,則叫做「支撐」。它指的是那些有一定幫助,但並非核心的事情。比如:支撐同事的項目,完成上級一項緊急任務,開會,人際交往,等等。

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就是「準星」,那麼,在一天之中,你能否讓準星保持在最中間的區域?還是讓它自己遊走,徘徊在「支撐」的部分,甚至脫靶?

你會發現,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

總有無休無止的事情會打擾你:此起彼伏的微信提示,喧鬧的辦公室,難以迴避的日常事務工作,機械操作流程,來自各種網站、APP的消息,大家都在討論的新聞……

以及,包括自己的分心:煩悶,無聊,走神,腦子裡一片空白,不知不覺之中打開的一個又一個鏈接……

什麼叫「精力自由」?就是能夠摒棄和無視外在的種種干擾,儘可能減少其他事務,把自己的注意力(準星),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核心價值上。

做到這一點,需要滿足兩個要求:

1)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亦即,能夠清晰地勾勒出自己的「核心價值」。

2)具備控制時間的意識。要有跟「外界」和「支撐」爭奪時間的觀念,把時間擠出來,聚焦在最重要的東西上,而不是任由它們佔據和耗用。

像我現階段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短期來說,是文章和課程;長期來說,是平台和商業模式設計。除此之外,都只是為了達成核心價值,所不得不去做的「支撐」。

所以,我一直強調:最重要的,就是「覺察」和「聚焦」

我們當然無法擁有完全的「精力自由」,但實質上,它是一個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 —— 覺察到哪些時間是無價值的,哪些信息是不重要的,然後,儘力去壓縮它們,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聚焦在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和信息上面。

而不是給自己一個個心安理得的借口,讓自己沉浸在忙碌之後的疲勞,和娛樂帶來的多巴胺分泌上面。

只有當你不在為謀生和滿足別人而奔走時,你才是真正地在生活。

那麼,有什麼方法,能夠幫我們理清楚自己的狀態,儘可能地接近「精力自由」呢?

我會通過三種圖表,來幫你邁出這一步。

1. 覺察:時間質量圖

不論要作出什麼改變,第一步永遠都是「覺察」—— 只有明確了解自己的狀況,才能對症下藥,把問題解決掉。

不妨試試用「時間質量圖」,來記錄自己一天的時間耗用質量。

具體如何操作呢?

1)打開Excel,繪製每一天的時間軸。

時間軸從起床到入睡,大概20-22個小時,顆粒度按自己的喜好即可,建議細分到半小時。

2)每一天,定期設置幾個「休息節點」,記錄自己上一個時間段的時間耗用。

舉個例子:我通常從中午開始工作,那麼就會設置兩個節點,一個在傍晚6點左右,記錄中午到傍晚做過的事情;一個在深夜12點入睡前,記錄晚上每一個時間段做的事情。

如果你起床早,可以設置三個節點:中午、傍晚、入睡前。

甚至,如果你想記錄得更細緻些,不妨多加幾個節點,每隔1-2個小時記錄一次也可以。

3)記錄時,無需記下做了什麼,只需給每一段時間按照質量和產出打分。

具體可以按照這個標準:

專註於「核心價值」打2分;

專註於「支撐」打1分;

放空、休息和必備的思考打0分;

如果是浪費時間,沒有創造應有的產出,打-1分。

詳細講講最後一種情況。什麼時候要打-1分呢?通常包括這幾種:

不加自制的娛樂;沉溺於信息刺激卻無所得;無需休息卻偷懶怠工;或是狀態不好、分心走神,把該完成的工作不斷拖延。都應該警惕。

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本來想查一個信息,結果沒有注意時間,不自覺地就打開了一個個鏈接,走馬觀花地掃過去,回過神來已經過了半小時,而最初的信息還沒有結果 —— 這就要嚴肅打一個負分。

你就會得到這麼一張圖表,它記錄了你這一整天的「時間質量」。

另外,具體的打分規則,可以按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但原則就是這麼幾個:

越重要的事情,得分越高;浪費機會成本,亦即本該有產出卻沒有,扣分。

這就是你現階段每天的精力耗用情況。

2. 分析:精力曲線圖

在堅持記錄「時間質量圖」的基礎上,下一步,我們就需要對自己的精力狀況,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如果用項目管理的思維來講,第一步就是記錄自己每天做的「任務」,第二步就是思考,每一天有多少可用的「資源」?

隨後,我們才能判斷:我們對資源的分配和處理,是否足夠合理?有沒有可以優化的空間?

那麼,如何做好精力的記錄呢?也很簡單:

1)在第一步「時間質量圖」的右方,多加一列,寫上「精力打分」。

2)在每天的休息節點,除了記錄下時間質量之外,再給自己每一個時間段的精力狀況打分。

具體來說,可以參考這個標準:

正常狀態打0分;

心情愉悅、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視情況打1-2分;

心情低落、精神不振、思維轉動凝滯,打-1分。

這一步要注意兩點:

1)務必對自己誠實,不要敷衍應付。

記錄和思考是對自己負責,是為了讓自己更了解自己,能有的放矢地安排時間,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

2)注意和第一步分開。

第一步的「時間質量」,只看產出和進度,如果沒有產出,就打0或-1。

而這一步需要扣問內心,如實記錄下自己的狀態,包括情緒、注意力、認知資源,等等,做一個整體的打分。

做完後,你就會得到這麼一個序列:

留意最右邊的一列

下一步怎麼做?相信不用我說,你一定也想到了:選中「分數」和「精力打分」兩欄,插入折線圖。

通過這張圖,我們怎麼去分析?

顯而易見,最理想的情況是什麼?就是讓兩條折線儘可能地重合。

簡而言之:在狀態最好的時候,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把其他次要、不重要的事情,去填充碎片時間,或狀態一般的時間段。

這就是我們通過記錄和分析,調整每一天的工作模式,所要追求的目標。

在充分重合的基礎上,如果能讓藍線整體越出紅線,那就是更好的情況 —— 它意味著更高的產出和更有效的時間利用。

但也不要過度追求效率,以免讓自己超負荷工作。

另一方面,通過對自己每一天「精力曲線」的記錄,你會慢慢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你會發現:自己在一天中的哪些時間段,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

盡量控制好自己的任務,讓它們去吻合精力曲線。

這就是「精力自由」的體現。

3. 控制:注意力矩陣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如何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種種令你分心的干擾。

我們可以把這些干擾因素,通過兩個維度,劃分成四類。

哪兩個維度呢?一個是「內部」和「外部」,它們表示干擾因素的來源;另一個是「剛性」和「軟性」,表示你能對它們施加的影響。

越「剛性」的因素,就越難以忽略:

你必須撥出時間精力去處理它,否則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具體來說,可以分成這四類:

如何應對這些干擾因素呢?

內部 - 剛性:

主要兩個思路。一方面,通過運動和作息,增加精力上限。

另一方面,通過合理的休息,達到快速恢復精力的目的。

外部 - 剛性:

這一塊是最麻煩的,通常有這麼幾種思路:

1)參考二八定律:不那麼重要的事情,做到合格就可以,儘可能節省時間和精力;

2)做好分解規劃:事先把任務做細緻的規劃,定期主動提交反饋、反映進度,自己掌握主動權,這樣可以避免被外界打亂節奏;

3)利用碎片時間:靈活分配時間,把它們填充進碎片時間和低狀態時間。

內部 - 軟性:

這一塊主要從心智出發,去接納和和解。並通過一些小技巧,比如遊戲化、焦點等方式,來集中注意力。

外部 - 軟性:

這一塊需要扣緊「覺察」—— 讓自己明確「邊界意識」,盡量減少不必要、無產出的時間耗用。

*本文作者Lachel,25萬關注的高效思維達人,知識管理專家,多家媒體專欄作家,36氪年度優秀作者。轉載自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唐嫣大婚胡歌被催:比結婚更重要的,是撿垃圾
這屆晚婚的年輕人,恭喜你!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