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智庫:F-35電子戰系統換供應商會適得其反

美智庫:F-35電子戰系統換供應商會適得其反

原標題:美智庫:F-35電子戰系統換供應商會適得其反


美智庫:F-35電子戰系統換供應商會適得其反


遠望智庫技術預警中心 樂天


據美國「福布斯」網10月30日報道,按照美國政府估計,美軍將花費大約7000億美元,保障2443架空軍、海軍和海軍飛機服役到2070年。因此,人們在尋找更廉價的方法對這些戰機進行維護和升級。


洛馬公司欲節省生命周期成本


列剋星敦研究所首席運營官羅琳·湯普森撰文指出,機身主承包商洛馬公司承諾降低生命周期成本的一個步驟是重新競爭飛機上的關鍵子系統。例如,洛馬公司在6月13日宣布,它將把F-35的分散式孔徑系統(安裝在飛機周圍的6個紅外攝像頭)的生產轉給雷神公司。洛馬公司表示,這將節省30億美元的生命周期成本,主要用於後期生產維護。其它分包商正在考慮之中。

F-35的電子戰系統成為一項頗引人注目的再競爭項目。該系統是對隱身機身設計的補充,可以探測、識別、定位和對抗電磁頻譜上的威脅,如防空雷達和熱尋導彈威脅。依靠使用電子戰系統,飛行員對這種危險可以保持持續360度的警覺。這些威脅可用干擾信號或散布反措施(箔條和耀斑)等方法來逃避、欺騙或抑制。



據報道,F-35的電子戰系統功能強大,已經被選中用於空軍的下一代B-21轟炸機,旨在穿透世界上最密集的空域。儘管如此,洛馬公司正在考慮舉行一次競賽,看是否能提供更便宜、更強大的供應商式保障F-35的電子戰套件。



輪廓平滑的F-35攜有十幾個感測器,用於探測、識別、定位和對抗電磁頻譜上的威脅。

換電子戰廠商將是一場災難


湯普森認為:「我覺得這是個糟糕的主意。儘管系統的價格正在快速下降,性能也是完美無缺的,然而如果在任者是控制目前的價格和表現,那麼這種做法可能帶有一些膚淺的邏輯。


然而,如果目標是為了再找另外一家供應商,那麼再競爭將是一場即將發生的災難。它可能會損害整個F-35計劃的進展,而且它肯定不會帶來以往再競爭的收益。」



生產F-35電子戰系統的BAE公司是湯普森所在智囊團的客戶。洛馬公司也是。湯普森稱:「我和雷神這樣的公司也有這樣或那樣的業務關係。」 湯普森認為,洛馬公司如果真的重新競爭F-35的新系統,將會感到遺憾。以下是原因:

首先,F-35的新系統與其他機載電子架構緊密地集成在一起。在過去,像F-15戰鬥機這樣的飛機使用的是「聯合式」電子戰系統,在這些系統中,組件沒有緊密地耦合在一起,就像過去組裝的家庭立體聲系統。然而,在像F-35這樣的第五代戰鬥機上,電子戰套件依賴於與其他機載子系統相同的核心處理器和雷達。你不能就這樣拔出一個電子戰盒子,插上另一個。


其次,自近二十年前該計劃啟動以來,BAE公司一直致力於為F-35開發電子戰解決方案。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BAE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電子戰系統供應商。事實上,它是唯一一家為隱形第五代戰鬥機建造電子戰系統的公司。BAE以其他供應商無法理解的方式了解F-35架構。


第三,F-35最近完成了有史以來針對新飛機進行的最廣泛的飛行測試製度,超過9000次飛行測試,其間使用大量戰鬥場景來評估機載電子戰能力的功能。新的供應商沒有辦法可以複製經驗,至少對於目標是省錢的話。飛行試驗提供的證據表明,目前安裝在F-35上的電子戰系統運行良好,作戰經驗證明了這一點。


第四,替代供應商為其電子戰系統提供更好的定價,這是非常難以置信的。F-35每次連續生產批次中,BAE系統套件的成本下降9%。事實上,自第一架F-35戰機建成以來,它已經下降了四分之三以上,這比整體機身提供的價格表現更好。新的供貨商能提供更優惠的價格的想法是一種幻想。它展示的僅限於PowerPoint簡報和一系列無法證實的聲明。

第五,為了可行,新的廠商需要通過持續投資複雜的製造和測試設施來達到或超過BAE所實現的生產率,更不用說技能了。該計劃需要電子戰供應商在固定價格生產合同的約束下每年交付150套設備。一個新的供應商或許能在組裝的第一年生產10或20套,但150套?價格比現任者低,而且質量幾乎完美無瑕?祝你好運。


第六,重新比較的目標不是最小化維持靜態系統的成本。威脅正在迅速變化,每次升級到F-35都需要在大多數戰鬥機任務中提升電子戰功能。不可避免的是,長期在任者將比任何後來者能更好地掌握如何將新功能集成到現有F-35體系結構中。其他來源可能有一些巧妙的想法,但他們將沒有足夠的知識在第五代戰鬥機上實施。


挑戰者將如何取代軟體演算法和BAE擁有的其他知識產權?如果B-21轟炸機的新架構的來源突然失去了這項技術的基礎程序,那對它意味著什麼呢?如果一個新的新供應商發現它的角色中有它沒有充分理解的程序的特性,那麼F-35的生產和交付會有什麼結果呢?


湯普森認為,F-35電子戰系統是一個案例研究,在價格快速下降的情況下仍然具有無與倫比的性能。以前沒有參與該項目的公司可能會以某種方式超過目前的表現或價格水平,而無需擁有必要的知識庫,這一概念忽略了我們對成功開展複雜技術工作的認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參考 的精彩文章:

洛馬欲售日本升級版F-22
美國私人軍事公司(PMC)的起源與崛起

TAG:裝備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