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寺廟裡常見的十種石雕作品

寺廟裡常見的十種石雕作品

在古代,寺廟一般是用來奉祀祖宗、神佛或者前代賢哲的地方。在現代,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座寺廟用來供奉他們的守護神,而大部分的城市都會有多座寺廟來供奉他們信仰的神明。而今,寺廟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建築、地理、繪畫、雕刻、文物、廟會等等。

一座寺廟古建中,通常大部分都是用石材石雕和木材木雕來作為裝飾。其中,要數石材石雕最為突出,巧奪天工的傳統石雕工藝,精美絕倫的產品展示,都為寺廟古建增添了古色古韻的歷史文化氣息。下面看下寺廟古建中,常用到的石雕類型有哪些?

01

石雕牌坊

山門一般會運用各種石材來進行雕刻,從而建造出一座雕刻、繪畫、匾聯集一體的石雕門牌坊。在中國傳統的石雕中,每一桌石雕門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藝品。它運用了傳統的石雕技法圓雕、透雕、高浮雕、淺浮雕、平浮雕、陰線刻等,在石牌坊的雕刻中都廣為應用。

02

石雕佛像

佛像是中國傳統的藝術,我們製作佛像常用來擺放在寺廟中供奉,各尊佛像的形態,容貌大致屬於那種寧靜,祥和,莊嚴的。像釋迦摩尼、彌勒佛、石雕觀音、四大天王、哼哈二將、韋陀、十八羅漢等。

03

石雕供桌

寺廟佛台石雕供桌用來放置香燭貢品牲禮之用,有分體式也有整體式,其設計構造大致可分為桌面、桌腳以及裙面。在石材的選擇上,因花崗岩和青石質地堅硬,是石雕供桌常用的兩種雕刻石材。

04

石雕香爐

石雕香爐一般採用優質青石精雕細琢而成,香爐兩邊一般會雕刻龍栩栩如生。石雕香爐的作用,是盛載香支,以作日常供奉神明之用。「日照香爐生紫煙」是唐代詩人李白描述的詩句。

寺廟焚金爐,一般用青石和花崗岩製作而成。石雕焚金爐石「香道」必備的器具,也是華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

05

出食台(施食台/七寶如來柱子)

寺廟大殿右側通常會擺放一個小小的石雕出食台(施食台),是佛教建寺的必備法器之一,用於體恤飢困的人們。一般採用圓雕、浮雕工藝製作而成,高度在1.20米至2.00米之間,雙盤蓮花呈台,柱身為七棱形狀,雕刻七寶如來法號。

06

石雕欄杆

石欄杆是我國傳統建築中最常見的組成部分,在寺廟古建中,石雕欄杆是最不可少的,它既可以攔隔圍護,將不同區域分隔開來,但又不會割斷各區域之間的聯繫。特別是欄杆上的雕刻圖案還起著點綴環境的作用。

07

石雕龍柱

龍柱是中華傳統建築物,通身塑有纏柱雲龍,素有吉祥,華貴,誠信等寓意。柱身涵蓋圓雕,透雕,沉雕、平雕、線雕,浮雕等多種工藝,常用花崗岩中的青石雕刻,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08

浮雕龍堵

浮雕龍堵——浮雕,它一般運用在寺廟牆壁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介於圓雕與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在中國,浮雕堵石以龍堵為主,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多種形式。這幾種形式以九龍壁最為尊貴,在寺院裡面也經常可以看到九龍壁。

石材研習社(IDstone5A)

09

石燈籠

石燈籠:也是造型藝術的一種,是用各種石材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品。石燈籠是一種東亞傳統照明用具,源自中國,最早雛形是中國供佛時點的燈。

10

石雕經幢塔

經幢,是佛家弘揚佛法的一種器物,在造型上經幢的形狀漸趨完美。從最初高桿之上掛上各色絲絛,絲絛上書寫佛經,供佛家弟子念誦,慢慢的從絲質、木質逐漸向磚質、石質演變。作用也被逐漸放大,成為佛教建築中一種具有無邊法力的標誌性建築。

一個寺廟的靈性直接表現在整體的建築上,走進去會不自覺地感到虔誠、平靜和安心,而且總感覺在寺廟裡祈求的福會更加靈驗,石雕產品的裝飾是寺廟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惠安熙和園林古建巧奪天工的傳統石雕雕刻,精美絕倫的產品展示,為佛門廟宇增添了古韻氣息。

來源:閩興福石業、泉州市九龍星石材

熱點推薦

【石材研習社小程序】

文章底部新增留言功能,歡迎踴躍留言評論

微信ID:stone5A

微信ID:scsc365

微信ID:chinastone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材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頂級大理石櫥櫃,一般廚房還配不上
奧特曼除了「捷成礦」「旺程礦」,還有這麼多種你都知道嗎?

TAG:石材研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