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此國僅三萬民兵,亡國之際殲滅20萬蘇軍,如今全國富得流油

二戰此國僅三萬民兵,亡國之際殲滅20萬蘇軍,如今全國富得流油

各位讀者晚上好!子淵曾給大家介紹過歐洲小國聖馬利諾昔日向全世界宣戰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事實上,受二戰殃及的「池魚」可不止聖馬利諾一國,今天要給大家說的芬蘭也是。不過芬蘭可要比聖馬利諾強多了,亡國之際硬是憑藉三萬民兵扭轉戰局,還差點兒殲滅二十萬蘇聯軍隊。

二戰德軍舊照

在人類歷史上,傷亡最大最慘重的戰爭莫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毫不過分的說,二戰直接影響並改變了世界格局,一些原本強大的國家在這場戰爭中衰亡並一蹶不振,一些國家則趁勢崛起,從此走向富強。此外,還有一些國家從戰爭之初就想保持中立地位,可現實卻逼迫它們不得不做出選擇。

芬蘭地圖

在二戰剛打響不久,芬蘭就向全世界宣告自己保持中立。當納粹德國對波蘭實施「閃電戰」後,感到危機的蘇聯為求自保,決定建設邊境防線。為擁有更多的戰略縱深,蘇聯向周邊幾個小國徵調領土以建設堡壘,迫於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這些鄰國只能被迫答應,放蘇軍入境。然而芬蘭卻死活不同意,當蘇軍入境時,芬蘭軍民更是奮起反抗。要知道,當時芬蘭人口並沒多少,常備軍更是只有區區三萬,戰鬥力與其他國家的民兵相差無幾,除了本國武器專家改進的衝鋒槍稍微領先外,武器裝備方面一無是處。

二戰蘇軍劇照

面對數百萬訓練有素的蘇聯軍隊,芬蘭人民絲毫沒有退縮,而是準備與蘇聯死磕到底,以維護小國的尊嚴和骨氣。戰爭一開始,在蘇聯強大的軍工體系面前,芬蘭自然是一敗又敗,防線從國境線退到首都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在很多人以為芬蘭就要滅國的時候,奇蹟發生了——頑強不屈的芬蘭人利用本國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嚴苛的氣候優勢,以游擊戰戰術不斷消滅蘇軍有生力量,最後竟然成功逼迫蘇聯撤軍。

芬蘭雪林

具體來說,芬蘭人主要是利用蘇聯軍隊對雪林地形不熟悉的缺點,憑藉自身高超的滑雪技術,在雪林中靈活移動,襲擊落單的蘇聯軍隊。由於芬蘭雪林極為茂密,蘇聯軍隊之前的人海戰術對此毫無用處,只能被迫化整為零。這樣一來,重火力裝備就根本發揮不了作用,熟悉地形的芬蘭人便能給予蘇軍沉重打擊。在雪林作戰中,蘇軍損失慘重,死亡人數高達二十萬人,經歷過這場戰爭的赫魯曉夫,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蘇聯在這場冬季戰爭(芬蘇戰爭)中損失了上百萬人。」一個常備軍只有三萬人的北歐小國,竟然殲滅了二十萬蘇軍精銳,不得不令人震驚。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後來由於雙方實力差距過大,「冬季戰爭」後期,芬蘭國力枯竭,無以支援民兵們的游擊戰,隨時都有可能覆滅的可能。不過此時蘇聯人也擔心芬蘭寒冷的天氣會對紅軍造成更多傷亡,再加上戰線過長補給難以支援,雙方決定握手言和——當然這是以芬蘭割讓領土為前提的。次年春,芬蘭加入希特勒的軸心國,在德國的幫助下,芬蘭收回了失地。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二戰結束後,這個北歐小國竟然沒有受到盟國的制裁,反而獲得了英美等國的援助,戰後經濟快速崛起,國民生活安康富裕,如今更是人均收入與幸福感最高的國家之一,令人唏噓感慨不已。

參考資料:

《芬蘭簡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為稱帝遍尋大師,花數萬在宮門前修廁所,結果淪為百年笑柄
此女祖先來自朝鮮,奴才出身卻爬到皇貴妃高位,乾隆對其寵愛不已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