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此人為了殺光自己部下,花光了所有積蓄,還留下一4字成語!

此人為了殺光自己部下,花光了所有積蓄,還留下一4字成語!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種人,雖然沒有皇帝的名號,卻行皇帝之實,他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稱王稱霸、為所欲為。在不同時期,他們的名字不一樣,三國時期叫做「諸侯」,唐朝時期叫做「藩鎮」、「節度使」,到了近代又稱為「軍閥」。他們能夠敢於割據一方,靠的就是自己手裡的「槍杆子」——軍隊。雖然他們的成功,靠的是這些「槍杆子」,但一旦這些槍不聽使喚了,也就變成了他們的「催命符」。

唐玄宗時期,曾經爆發過「安史之亂」,後來被唐朝平定後。他們的頭頭安祿山和史思明先後被殺,而他們的部將們也紛紛向官軍投降了。其中有一個名叫田承嗣的大將,也在這個時候倒戈。不過,他害怕唐朝會對他打擊報復,仍然保留了自己的私人武裝,還佔了不少地盤。唐朝皇帝為安撫人心,將他封為了魏博節度使,手裡有兵有糧有地盤的田承嗣成為了當地的土皇帝。

田承嗣表面上對皇帝畢恭畢敬,卻暗地裡了在自己的地盤上招兵買馬,擴張力量,最多時他的軍隊多達數十萬人。他抽取裡面的精壯之士,作為自己的親兵,稱之為「衙兵」。為了保證衙兵們對自己的忠誠,田承嗣對他們是非常是慷慨,從本地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也幾乎都用在了這些大兵們身上。最為關鍵的是,因為衙兵們只聽命于田承嗣,在他死後,他們居然就成為了一支無法無天的力量。

據唐朝史料記載,在他們的主子田承嗣死後,這些衙兵們傲慢自大,既不服從朝廷的命令,也不服從新來的節度使的調遣。儘管此後的近200年間,節度使如走馬燈一樣的換來換去,可這些衙兵一直獨立運作,甚至把他們的長官節度使當成了提線木偶和掌中之物。直到一個人的出現,將這種情況全部徹底改變了,他就是節度使羅紹威。

羅紹威擔任魏博節度使時,本地的衙兵已經發到了2萬多人,且都是驕兵悍將,極難對付。羅紹威是強龍壓不了地頭蛇,於是他就想出一個辦法,請他的兒女親家,同是節度使的朱溫前來相助,過來消滅這幫衙兵。朱溫是唐末最大的節度使之一,手上有10幾萬精銳,實力雄厚。

羅紹威與朱溫一拍即合,由羅紹威提供糧草軍餉後勤,朱溫只負責出力。而朱溫當然不是義務勞動,他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趁此機會吞掉魏博,壯大自己的實力。朱溫大軍殺到,與衙兵鏖戰了半年之久。衙兵寡不敵眾,連他們的家屬也都被朱溫消滅乾淨。而「請神容易送神難」,羅紹威的家底也在這半年之中花了個精光,而魏博也落入了朱溫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青梓嫣 的精彩文章:

80年代土豪的標配,圖2一度成為搶手貨,圖6要一方富豪才能買得起
雙面間諜脫衣舞娘,造成數萬士兵身亡,她死後頭顱卻不翼而飛

TAG:青青梓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