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四個小故事,千萬不要貪心!

四個小故事,千萬不要貪心!


四個小故事,千萬不要貪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01、猴子的故事

有一個商人到了一個山村,村子周圍的山上全是猴子。商人就和村子種地的農民說,我買猴子,100元一隻。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試著抓猴子,商人果然給了100元。於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這比種地合算得多了。

很快商人買了兩千多隻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商人這時又出價200元一隻買猴子,村民見猴價翻番,便又紛紛去抓,商人又買了,但猴子已經很難抓到了。商人又出價300元一隻買猴子,猴子幾乎抓不到了。商人出價到500元一隻,山上已沒有猴子,三千多隻猴子都在商人這裡。

這天,商人有事回城裡,他的助手到村裡和農民們說,我把猴子300元一隻賣你們,等商人回來,你們500元賣給商人,你們就發財了。村民瘋了一般,把鍋砸了賣鐵,湊夠錢,把三千多隻猴子全買了回去。

助手帶著錢走了,商人再也沒有回來。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們堅信商人會回來500元買他們的猴子,終於有人等不急了,猴子還要吃香蕉,這有費用啊,把猴子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處是猴子。

四個小故事,千萬不要貪心!


02、燒餅的故事

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乙也說好無聊,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我們玩個遊戲?甲贊成。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就這樣倒來倒去,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10元。但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還是一樣,實際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

兩個人玩得正嗨的時候,路人丙來了,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1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5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並開始大肆宣揚,結果有不少人過來,這時燒餅已經25元一個了,大家開始瘋狂購買。買燒餅可以快速賺錢的消息越傳越廣,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反而是賬面上多了很多錢!

當然,也有很多人真正賺了錢,首先是賣燒餅的,不少燒餅都變成了錢;其次是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

那麼,買燒餅就真的永遠不虧錢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甲和乙看到這樣賺錢容易,早已商定不再新增燒餅數量。這個鎮上就他倆,所以大家玩得都很嗨。但是,這一天,小鎮上忽然來了一個會做燒餅的小夥子,開始一元一個賣燒餅,於是大家都傻眼了,尤其是那些高價拿著燒餅的人,賬面財富瞬間縮水……

四個小故事,千萬不要貪心!


03、一千元的故事

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太陽高掛,街道無人,每個人都債台高築,靠信用度日。

這時,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他進了一家旅館,拿出1000元鈔票放在櫃檯,說想先看看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此人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1000元鈔票,跑到隔壁屠戶那裡支付了他欠的肉錢。

屠夫有了1000元,橫過馬路付清了豬農的豬本錢。

豬農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飼料款。

那個賣飼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經濟不景氣,當地的服務業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務)。

有了1000元,這名妓女衝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錢。

旅館店主忙把這1000元放到櫃檯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那人正下樓來,拿起1000元,聲稱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進口袋。

這一天,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什麼東西,可全鎮的債務都清了,大家很開心……

四個小故事,千萬不要貪心!


04、張三的故事

張三想一夜暴富又不想腳踏實地,聽說村後山上有一種石頭可做成藝術品能賣個好價錢,然後就在這上面動起了歪腦筋。他把這個想法製成項目書,成立了一家公司,取了個高大上的名字,投入了一小筆自有資金,然後開始琢磨如何融資。

張三周圍的朋友都了解他,再怎麼吹得天花亂墜也不會有人信。為了吸引別人掏腰包,他亮出四個絕招。

第一、門檻低一元起投;

第二、高回報年收益率十分誘人;

第三、安全承諾本金保障;

第四、投資周期短一個月即可有回報。

一開始沒有人敢投,但架不住張三鋪天蓋地的宣傳,有些人就想何不投點試試?先出個一千,反正要是賠了就當交了學費,於是就有人開始把錢投給張三。

張三並不著急,一個月後,張三準時支付了承諾的回報,並在網上曬出了新產品,於是原先嘗試投一千元的人開始投一萬,原先不敢投的人也開始投個千兒八百的,經過幾個月的循環,張三終於掙足了口碑,火了。

只是不見項目投產,沒有產品,張三拿什麼支付投資者的回報?張三的設想很簡單,借新錢付舊賬。只要有新錢持續不斷進賬,資金鏈就不會斷,這個神話就能持續,更重要的是隨著拿到高回報的人越來越多,就會產生賺錢效應,就好像痒痒撓一樣刺激著旁觀者躁動的心,賺錢效應通過網路迅速擴散,產生了加速效應,每次新融資金額都會遠超過前一次,從而可以確保前一次投資者得到回報。

這麼一來,所有參與的人都開始深信,這是一個好項目,張三是一件能改變整個產業生態的大事,一個美麗的泡沫就這麼飄浮在空中,大家都在享受著泡沫的盛宴——大家也都知道張三沒有拿自己的錢去開礦做實業,但管他呢,給我高利息就行,最關鍵的是,張三撐不住時,我先跑不就完了。

大家都抱著這樣的心態玩著。可是,只有張三知道,新進來的投資者已經是越來越少,需要發出的利息越來越多。張三終於撐不住了,乘著一個漆黑的夜晚,帶著大量資金連夜逃跑了……


四個小故事,千萬不要貪心!


05、真實的龐氏騙局

說了4個小故事,最後我們以真實的「龐氏騙局」來結尾。

「龐氏騙局」源自於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人,他是一個義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國。在美國干過各種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發大財。他曾因偽造罪在加拿大坐過牢,在美國亞特蘭大因走私人口而蹲過監獄。經過美國式發財夢十幾年的熏陶,龐茲發現最快速賺錢的方法就是金融,於是,從1919年起,龐茲隱瞞了自己的歷史來到了波士頓,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向美國大眾兜售。

這個投資計劃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投資一種東西,然後獲得高額回報。但是,龐茲故意把這個計劃弄得非常複雜,讓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世界經濟體系一片混亂,龐茲便利用了這種混亂。他宣稱,購買歐洲的某種郵政票據,再賣給美國,便可以賺錢。國家之間由於政策、匯率等等因素,很多經濟行為普通人一般確實不容易搞清楚。

其實,只要懂一點金融知識,專家都會指出,這種方式根本不可能賺錢。然而,龐茲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虛,另一方面則設置了巨大的誘餌,他宣稱,所有的投資,在45天之內都可以獲得50%的回報。而且,他還給人們「眼見為實」的證據:最初的一批「投資者」的確在規定時間內拿到了龐茲所承諾的回報。於是,後面的「投資者」大量跟進。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差不多有4萬名波士頓市民,傻子一樣變成龐茲賺錢計劃的投資者,而且大部分是懷抱發財夢想的窮人,龐茲共收到約1500萬美元的小額投資,平均每人「投資」幾百美元。當時的龐茲被一些愚昧的美國人稱為與哥倫布、馬爾孔尼(無線電發明者)齊名的最偉大的三個義大利人之一,因為他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發現了錢」。

龐茲住上了有20個房間的別墅,買了100多套昂貴的西裝,並配上專門的皮鞋,擁有數十根鑲金的拐杖,還給他的妻子購買了無數昂貴的首飾,連他的煙斗都鑲嵌著鑽石。當某個金融專家揭露龐茲的投資騙術時,龐茲還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反駁金融專家,說金融專家什麼都不懂。

1920年8月,龐茲終於因新進的資金過少,而需要償付的利息太高,而宣布破產了。他所收到的錢,按照他的許諾,可以購買幾億張歐洲郵政票據,事實上,他只買過兩張。此後,「龐茲騙局」成為一個專門名詞,意思是指用後來的「投資者」的錢,給前面的「投資者」以回報。龐茲被判處5年刑期。出獄後,他又幹了幾件類似的勾當,因而蹲了更長的監獄。1934年被遣送回義大利,他又想辦法去騙墨索里尼,也沒能得逞。1949年,龐茲在巴西的一個慈善堂去世。死去時,這個「龐氏騙局」的發明者身無分文。

最後,還是以眾所周知的老話結尾:千萬記住,你在貪圖別人的高利息的時候,人家卻在惦記著你的本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有理 的精彩文章:

都看看,這才是同學聚會的真實寫照!
吳秀波出軌:雅痞大叔的慾望之城

TAG:娛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