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徵文76:餘生很長,幸好我還有個哥

徵文76:餘生很長,幸好我還有個哥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今天為大家分享圈友投稿。

文|落木蕭蕭

第二季第76篇原創徵文

閱讀基數193487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987年的深秋夜晚,伴隨著一陣響亮的啼哭聲,一個小女娃出生了。從此,這世上便多了一個整天跟在哥哥屁股後面的小丫頭,就是我。

相差兩歲的兄妹倆,演繹了一幕幕暖心的畫面,下筆至此,腦海中幸福溫暖的記憶如開閘的洪水般涌了出來。

1990年,哥哥5歲,我3歲。

一日,媽媽外出,我與哥哥在家玩耍,翻箱倒櫃瞥見了抽屜里的理髮剪。哥哥說,咱倆玩個理髮的遊戲吧。我一聽,心裡樂開了花,媽媽時常給哥哥理髮,從來不給我理呢。屁顛屁顛地跑過去坐好,心裡美滋滋地期待新髮型出爐。

哥哥像模像樣地搗鼓了好一會還沒結束,我實在坐不住了,不耐煩地催促起來,我越催他越慢。媽媽回來後,驚呼著奪下哥哥手中的理髮剪,我邁著小步子挪到穿衣鏡旁,只一眼便哇地哭了出來,我可愛的小辮一半已剪斷,頭頂的頭髮也被理出了兩個窟窿。

最後,媽媽在補救失敗的情況下,給我剃了個光頭,哥哥也因此挨了訓。那年夏天,村裡人見了取笑,這個穿裙子的小男娃是誰家的呀,每當這時,哥哥總會站出來護著我,不要胡說,這是我妹子。看著他為了我和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我嘴角上揚,內心暖暖。

1995年,哥哥10歲,我8歲。

這一年,家裡蓋了新房子,在爸媽和一眾叔伯辛苦了三個月之後,我們從土坯房搬進了磚瓦房,雪白的牆壁,閃亮的地板,我和哥哥分別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一下子有進入人間天堂的錯覺,新房子實在太漂亮了。

夏日午後,我倆在空蕩蕩的大房間里來回晃,總想做點什麼大事,盯著雪白的牆壁看了一會,我忽然心生一計,想辦一面《學習園地》牆,像學校教室後面的那樣。

我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哥哥的贊成票,於是,擼起袖子,分工合作。他畫線條,我貼紙框,他寫作文,我畫圖畫,他粘作品,我扶凳子······埋頭苦幹一下午,一面《學習園地》牆完工了。

正當我倆沉浸在喜悅中不能自拔時,爸爸推門而入,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後仔細看了一下作品,滿意地點點頭,我的娃們還是很有才的嘛,完全沒有關注白牆的慘烈犧牲。

但媽媽這關可不是好過的,得知是我的主意,足足教育了我半小時,以掃地一星期作為懲罰。但此後的一星期,我都沒有機會掃地,哥哥每天在我起床之前,已經把家裡的地都掃完了。

2000年,哥哥15,我13。

已在鎮上讀初中的哥哥,每天都能給我帶來新鮮的東西。把象棋壘起來,用直尺快速打飛下面的一枚棋子,上面的棋子穩穩地落在桌上,然後得意地告訴我,這是物體的慣性。

點起蠟燭,透過紙上的小孔,在牆上映出一個倒著的火焰圖像,說這是小孔成像。用紙疊了一隻船型載體,加入水,放在蠟燭上燒,水熱了紙沒著,然後詳細地介紹何謂紙鍋燒水。

當時流行《盛夏的果實》,他在學校學會了之後就教我,那時候我們還沒有磁帶,他唱一句我跟著學一句。在同學那裡借了小說,看完之後一定會帶回來給我看,背著父母,我們偷偷看完了金庸全集。18年後的今天,我還能脫口而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哥哥,亦師亦友,指引著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2007年,哥哥22,我20。

父親身體不適,入院檢查,被確診為肝癌晚期,突如其來的噩耗如晴天霹靂,將普通的小家轟擊地支離破碎。母親不知所措終日以淚洗面,我唯有陪著她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偷偷拭淚。哥哥接到消息後立刻從學校趕回家,把父親和母親接到省城的大醫院進行治療,四處奔走求醫,同時還一直鼓勵在老家的我好好讀書,天塌下來也有他在。

積極地治療並沒有從病魔手中奪回我們的父親,如同千萬個不幸的家庭一樣,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父親的後事都是哥哥一手操持,親人離世的悲痛和夜以繼日地操勞,讓這個20出頭的小夥子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紅腫著眼睛對我說,妹子,別害怕,以後哥就是咱家的天。

2018年,哥哥33,我31。

如今,我和哥哥都已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他有一個4歲的兒子,我有一個3歲的女兒,他和嫂子在老家安居樂業,我和先生在異鄉努力拚搏。不論多少年過去,他依舊是對我呵護備至的兄長,我仍然是他時常牽掛的妹子。

逢年過節,我必定會帶著女兒回老家,表兄妹雖然聚少離多,感情卻好得很。小侄子時常在視頻里對女兒念叨,妹妹,我想你了。每當這時,女兒總會咯咯地笑著回應,等我媽媽放假,就帶我回去和你玩。

剛剛過去的國慶節,我帶著女兒穿越幾千里路,回到了家鄉,看著小侄子和女兒手拉手奔跑嬉戲,哥哥欣慰地說,彷彿看到了小時候的我們倆,妹子,不管你以後走到哪裡,受了什麼委屈,一定要記得回家的路。我轉過身,瞬間淚目。

二孩政策開放以來,有夫妻積極備孕,生男育女,享受二孩父母的天倫之樂。有夫妻連連搖頭,堅決不生,踐行獨生子女的養育之道。生與不生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僅是每對夫妻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的選擇而已。

感恩父母,給我一個溫馨的家,給我一個暖心的兄長,留給我這麼多的美好的記憶,在這漫漫人生路上,讓我有個血緣至親的伴一起並肩前行。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李詠離世:誰能擁有輝煌而漫長的人生?
小寶哭,未必是大寶的錯

TAG:二胎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