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一些人真地想要感染上HIV?

為什麼一些人真地想要感染上HIV?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作為一種迄今尚未治癒的疾病,HIV一直在不斷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即便如今已有藥物控制HIV感染,但是鑒於HIV感染者需要終生服藥昂貴的抗HIV藥物,而且還忍受著相關的副作用以及難以消失的精神壓力和社會歧視,在此大聲呼籲大家還是遠離HIV為好。另外,鑒於西方社會上存在著bugchasing這樣的聳人聽聞的現象,這裡就編譯一下,供大家了解一下,目的是給大家敲響警鐘,警醒世人,為了追求刺激或者其他難以啟齒的理由想要感染上HIV是不可取的,這不僅會害了自己,也會害了他人。以下為正文。

圖片來自Thomas Splettstoesser/Wikipedia

為什麼有人想要感染上HIV病毒?這是大多數人第一次聽到「bug chasing」時所問的問題。事實上,一些男同性戀者,至少在網上,似乎要求感染上HIV。他們被稱為「bug chaser」,這是因為他們實際上是在「追逐」「疾病」---HIV。

但是他們真的想要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生Jaime García-Iglesias採訪了英國、美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的男性。儘管他們都認為自己是bug chaser,但是他們的經歷卻截然不同:一位69歲的男子一生為艾滋病慈善機構工作;另一個較年輕的受訪者是色情表演者。對其中的一些人來說,bugchasing在他們的性行為中扮演著次要角色;對其他人來說,這是他們唯一能想到的。一些人訪問bugchasing網站來尋找艷遇或者進行手淫;其他人僅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網上與他人交往。

bug chaser主要是盲目痴迷HIV。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世代和國家。雖然與García-Iglesias交談的一位受訪者對20世紀80年代的艾滋病(AIDS,又稱獲得性免疫缺乏綜合征,是由HIV感染導致的)危機有著清晰的記憶,但是另一位30出頭的受訪者是在HIV不再是死刑的時候長大的。

確定追求bug chasing的單一經驗或動機也是很難的。來自美國西雅圖的Luke(這篇文章的人名皆為化名以保護受訪者的隱私,以下皆是如此)認為,HIV「變成了......與性行為相關的恐懼,但是我喜歡這種恐懼」。一位來自英國倫敦的60多歲的男子,將HIV與他的朋友的死亡關聯在一起,這驅使他渴望感染上HIV,即便他不知道為何會這樣。還有一個人認為,「作為一個男同性戀者,HIV必須成為我的一部分,沒有它就意味著我還不完整」。每個人都不同的動機。

鑒於bug chaser通過互聯網進行通信,研究人員著重分析了bug chasing網站,從而確定了bug chaser是少數人轉向互聯網尋找性伴侶。

Gallo是一名來自美國加州的33歲男子,他作為一名色情表演者在網路上保持著半專業的形象,他認為許多網站提供的所謂匿名性創造了「一個環境,在那裡,[bug chaser]能夠扮演任何他們想要的角色......當你在線時,你讓其他人試圖......卸掉他們[彼此間]的偽裝。」

這揭示了在這些網站上,匿名和相互鼓勵如何創造一個環境,在那裡,針對用戶的話語不應當總是只看表面---它們不一定是線下行為的標誌。實際上,這是大多數以前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考慮的問題。

事實還是幻想?

記者Richard Pendry針對主題「bug chasing:幻想還是事實?」發表了他的文章。這是一個合情理的問題。畢竟,在「現實世界」中,幻想某些東西與線下追求它是截然不同的。

對於一些人來說,bug chasing是一個現實。作為一名bug chaser,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市的58歲的Scott說道,這是「非常刺激的......迷人的,強烈的」。Milo是一名20多歲的法國人,他停止暴露前預防用藥(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進行匿名的隨意的性行為---「對我來說,真正的改變是不用管它會發生什麼」。

在這些人中,一些人確實感染上HIV:追求HIV多年的Gallo最終在2016年變成HIV陽性。然而,其他人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他們的幻想和實際行為之間可能存在著緊張關係。

馬克是20多歲的倫敦人,他對bug chasing越來越感興趣,並與HIV陽性伴侶進行無保護的性行為。然而,他通常在早晨感到懊悔,並採取暴露後預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措施。另一位受訪者表示,他一想到被HIV感染就興奮起來,但還是參加了PrEP IMPACT臨床試驗。

PrEP和PEP的使用揭示了他們的幻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他們並非完全是幻想者,這是因為他們帶著bug chasing的意圖發生性關係,但是他們也並非完全不面對現實,因此他們積極採取行動:通過PrEP和PEP預防HIV感染。

對有些人來說,bug chasing只是一種幻想。Roy是英國的一名年齡較大的男性,他在網上虛構出幾個更年輕的bug chaser人物角色,並通過這些人物角色,與世界各地的其他男性進行交談,但卻沒有透露他的真實身份。當被問及他是否願意過他虛擬的「人物」的生活時,他回答說:「不,這不是真實的。[這些人物角色]主要是為了娛樂,我僅在結束時手淫一下。」對於Roy來說,bug chasing純粹是一種幻想,幾乎不可能成為現實。事實上,一位受訪者指出,70%的bug chaser在網上僅是幻想它。

在允許研究人員確定bug chasing是否對公共健康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探究bug chasing究竟是幻想還是事實是有意義的。不過,它也讓我們能夠探究bug chasing超出現實的幻想。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激發bug chaser的慾望,如親密、關係和歸屬等慾望。這讓我們能夠將這些慾望置於性幸福的中心,從而有助於我們解釋HIV在當今社會中扮演著何種角色,以及它在21世紀對男同性戀者的意義或感覺是什麼。

譯者註:bugchasing一詞是俚語,指的是為了感染上HIV與HIV感染者發生性關係的行為,而參與這種行為的人就是bug chaser。本文譯自The Conversation網站上的「Do some people really want to get HIV? I spoke to 『bug chasers』 around the world to find out」,原作者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生Jaime García-Iglesias。當看到這篇英文新聞時,著實感到吃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跨國聚焦新世代醫療科技!2018 台灣醫療科技展
揭開神秘的「記憶」面紗!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