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一猛將,為清反明,收復台灣,上書要拿下日本,康熙為何說不

明朝一猛將,為清反明,收復台灣,上書要拿下日本,康熙為何說不

明朝一猛將,為清反明,收復台灣,上書要拿下日本,康熙為何說不

文/霜序

鄭成功的名字相比對大家而言都是如雷貫耳的,然而他身邊卻還有另一位名將,不但與他不和睦,甚至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殺之後快,更是在之後為了報復鄭成功投靠了清朝。

明朝一猛將,為清反明,收復台灣,上書要拿下日本,康熙為何說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此人的名字叫做施琅,當年可以說是鄭成功身邊的一員猛將。在最開始,施琅此人在清軍試圖攻打廈門時率領僅僅數十人分離而戰,這在當時看來可以說是十分驍勇善戰了。他和鄭成功也都是明朝的猛將。

但是話雖如此,在廈門一役之後,鄭成功雖然也按軍功賞賜了,心裡卻對戰後施琅跋扈傲慢的態度頗有微詞,大家都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明朝一猛將,為清反明,收復台灣,上書要拿下日本,康熙為何說不

施琅可以率領數十人殺出一條血路,可見本身也是天縱之才,但有這樣才華的人同時又有那般傲慢的性情,這可就不是讓人呢開心的事情了。現在他尚且依附自己,但要是等以後慢慢爬了上來,可還能供自己差遣嗎?

鄭成功懷著這樣的懷疑,對施琅已經有了芥蒂。有了這層芥蒂,施琅無論說什麼,在鄭成功眼裡似乎就有了點不同的意味。正因為如此,鄭成功又一怒之下在施琅反對自己意見時卸下他的兵權。

明朝一猛將,為清反明,收復台灣,上書要拿下日本,康熙為何說不

那時候施琅尚未和鄭成功決裂,雖然心裡憋屈,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說的明明是正確的,鄭成功還要責罰自己。但不明不白之下,他卻還是想著先重新向鄭成功表忠心,又隻身一人在廈門抗擊外敵,指望鄭成功能讓自己官復原職。

但是這樣的希望也在鄭成功回到廈門之後落空了。施琅甚至曾經以出家威脅,鄭成功還是不為所動,甚至縱容他的舊部曾德挑釁施琅,大搖大擺的十分讓人氣憤。施琅一怒之下想要將他軍法處置,並且完全不聽其他人的勸。

明朝一猛將,為清反明,收復台灣,上書要拿下日本,康熙為何說不

雖說錯在曾德,但是他畢竟是鄭家的舊部,鄭成功本來就對施琅有心結,這麼一出之後直接就斷定他有造反之心。之後甚至將他和他的父親弟弟都抓了起來。施琅在當地畢竟浴血奮戰過,還是有很多親信的,也是有這些人的幫助,她才得以出逃,到了清朝的地界。

但是他逃了出來,不代表他的家人也能逃出來。剛剛在清朝管轄區安頓下來的施琅還沒來得及休整,就聽說自己親人都被鄭成功殺害了的消息。他悲憤之下將鄭成功視為自己最大的仇人,乾脆轉身投靠朝廷。

有因必有果,鄭成功的猜忌逼走了施琅,就促成了日後自己的兒子被施琅帶兵破城,被迫投降的結果。施琅收復了台灣,促成了國家統一,但他的眼光並不止於此,甚至上書康熙皇帝希望借著台灣來攻打日本。康熙說:不!

明朝一猛將,為清反明,收復台灣,上書要拿下日本,康熙為何說不

只是當時康熙皇帝有自己的考慮,那時候日本還是我們的藩屬國,兩國交好,沒有無緣無故攻打對方的道理。加上當時邊疆還有其他民族在騷擾,如果顧此失彼,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也就是這個原因,他駁回了施琅的請求。但是如果現在看來,當時就攻佔了日本,興許也沒有之後那八年的血淚史了。只能說世事難料,不免讓人唏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識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墓的門堅硬無比,用火藥都難炸開,為何用木棍就能輕鬆打開?
俗話說:「肩挑四兩為客,幫人一日為奴」是什麼意思?有何深意?

TAG:鑒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