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微生物檢測不能成抗菌藥物管理「短板」

微生物檢測不能成抗菌藥物管理「短板」

為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提高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的通知》文件精神,提高我國三級醫院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日前,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細菌耐葯評價專家委員會、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主辦、輝瑞中國支持的「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真菌檢測能力建設基本要求專家共識及調研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加強實驗室建設 檢測是「哨兵」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廣譜強效抗菌藥物的大量應用,惡性腫瘤的放化療、導管插管、器官移植、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的廣泛使用等,真菌在臨床病原菌中的佔比逐年升高,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健委在《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臨床微生物檢驗在多學科抗菌藥物管理中的作用,加強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建設,加強臨床微生物檢驗人才培養,聯合使用傳統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檢驗方法,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能力。」

國家高度重視檢測工作。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推出了遏制細菌耐葯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加強抗菌藥物在臨床應用各環節的管理和控制,促進臨床微生物學的發展。目前已有的抗菌葯監測網路、新葯監測網路、感染質控中心和醫院感染建設網路等,都可以較為精準的獲取全國抗菌葯使用的新耐葯發生的數據,藉助網路平台也可指導地方了解最新情況。「 國家和地方綜合調整包括技術完善都是以檢測為切入點開展工作,檢測角色的重要性相當於哨兵可及時報告前線情況,不容忽視。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對醫療系統醫院管理人員和公眾宣傳普及如何慎重對待抗菌藥物,來提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意識。」醫政醫管局醫療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直擊檢測短板 《共識》給出建議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可鑒定患者感染的真菌種類並評估其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在疾病的預防控制、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診斷技術得到較快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侵襲性真菌病的早期、快速、準確的診斷。但是,我國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整體診斷水平較低,重視程度不足,檢查時機及人員能力仍有待提高。

微生物檢測不能成抗菌藥物管理「短板」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現場討論交流

楊啟文教授在解讀中表示,要完善三級綜合醫院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組織構架,條件較好的三級綜合醫院可考慮設置單獨的真菌檢測工作區域及設備,做好真菌檢測的物理分區;暫不具備先進真菌檢測條件的醫院可與各省或鄰近地區檢測能力較強醫院,或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緊密合作。真菌檢測人員要加強培訓,全面提高從業人員技能,使其能夠應對微生物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及時處理標本,滿足臨床需求。此外,還要加強各地區醫院間的學術交流,逐步規範臨床檢測標準。檢驗的操作流程也應採取進一步的規範優化,豐富真菌鑒定、診斷、葯敏手段;進一步提高非培養診斷的比例,從而加快診斷效率。希望更多區域能夠持續性地開展真菌檢測能力的質評工作,不斷提高檢測質量,提升綜合醫院真菌感染診療水平。

促進檢驗水平整體提升 滿足醫患多方需求

微生物檢測不能成抗菌藥物管理「短板」

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任徐英春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任徐英春教授表示:「《共識》是根據『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真菌檢測能力建設現狀調研』的結果編撰而成,共十個板塊。客觀反映了我國當前醫療機構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真菌檢測能力的具體情況,建立了基本標準,對提高綜合醫院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真菌檢測能力,推動真菌診斷技術的普及和優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臨床微生物專業的隊伍和能力建設提升了臨床微生物檢驗的整體能力和水平,對抗菌藥物科學化、專業化管理及臨床感染性疾病合理診治至關重要。從表面上看,可能微生物檢驗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並不高,但是從整體來看,病原學診斷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精準診斷和治療的水平,改善了患者的療效和預後,由此減少住院天數,遏制細菌和真菌的耐藥性,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從整體上最大限度地節省了醫療資源和費用,對提升醫療服務的滿意度發揮積極作用。

據悉,本次發布的《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真菌檢測能力建設基本要求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於2017年11月開始籌備相關資料, 2018年8月完成全部編寫工作,共有27位專家, 446家醫院(其中348家三級綜合醫院)參與其中。

文/健康報記者 范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做第幾代試管嬰兒,究竟怎麼選
康弘葯業為」一帶一路光明行「提供澎湃動力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