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物里偷偷藏了「鹽」,一張表看清它們的真面目
表哥收藏夾·第十期
表格雖小,內有乾坤。大家好,我是「表哥」,一個話雖不多,但能說到「點」上的醫學編輯。
《生命時報》全新推出「表哥收藏夾」欄目,用一張表把身體一眼看穿,讓疾病一掃而光,將健康一鍵收藏。
作為「百味之首」,食鹽是廚房裡不可或缺的調料。吃飯沒鹽,再香的飯菜也難以下咽。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所佔比例接近40%,鈉攝入量過高會導致健康問題。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6克。
而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鹽攝入量為10.5克,比推薦的6克高出75%,嚴重超標。
飲食過咸會帶來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損傷胃部、肝腎和大腦,高鹽飲食還易引發肥胖症,增加患胃癌和骨質疏鬆風險……
除了烹調中看得見的鹽,很多吃著不太咸、甚至不鹹的食物,其實隱形含鹽量也很高。
哪些食物是藏鹽大戶?一張表格告訴你答案。
表哥劃重點
1
6克鹽有多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六成的中國居民食鹽攝入量超標。
吃多少鹽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持健康?
健康人:每日≤6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控制在5克)
糖尿病非高血壓患者:每日≤5克
高血壓患者:每日≤3克
腎病患者:每日≤2克
6克鹽究竟有多少
用一個啤酒瓶蓋(去掉膠墊),平裝滿一蓋,即相當於5~6克鹽。
一小撮(用三個指頭尖)食鹽約為2~3克。
2
6類人必須少吃鹽
高血壓的人應該少吃鹽,但很少有人知道,以下幾類人也必須少吃鹽。
易水腫的人
體內的水鈉瀦留情況和攝入鈉的數量密切相關。
慢性咽炎的人
咽喉經常發炎、咳嗽不適的人,少吃太咸、太辣、油炸、熏烤的食物。
皮膚差的人
吃鹽多的時候,由於滲透壓的作用,身體組織的水分會減少,排出身體的水分會增加,不利於皮膚保水。
胃不好的人
鹽分過大的食物會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黏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
骨質疏鬆的人
鈉攝入量過多的時候,身體會努力排鈉,同時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
腎病患者
多餘的鈉要從腎臟排出,多吃鹽會大大加重腎臟的負擔。
3
8招減鹽不減咸
除了少吃鈉含量高的食物,平時烹飪時做到幾點可以這樣減鹽不減咸:
晚放鹽勝過早放鹽。
多放醋,少放糖。
限制含鹽食品配料。
使用低鈉調味品,如低鈉鹽。
購買加工食品時看鈉含量
少吃加鹽製作的主食,如各種帶鹹味的餅,加鹽和鹼製作的挂面和拉麵等。
少吃加工肉製品,鹹肉、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中鹽含量非常高。
隔天吃頓無鹽餐,比如早餐或晚餐完全不吃鹹味食物。
本期智囊團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齊欣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本文作者:王曉晴製圖:靳豐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來自36億年前「營養包」螺旋藻的C位出道之路
※尿尿後為啥情不自禁抖一下?泌尿外科專家「正經」回答你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