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選擇做沉默的大多數,而有人踹了正義一腳

你選擇做沉默的大多數,而有人踹了正義一腳

原標題:你選擇做沉默的大多數,而有人踹了正義一腳


本來這一條是其他的內容,但是小喬臨時起意想換個話題,最近沸沸揚揚的事件,總想說點什麼,正好手邊一本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突然覺得很是應景。


「我覺得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但是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多事之秋,在某些程度上有一定的道理,這幾天的熱搜和頭條也基本被「重慶公交墜江」這一事件所承包了,揪著不知道多少人的心,尤其今天最後的視頻曝光,輿論鋪天蓋地,一時間連消化都需要些許力氣,有責罵的,有惋惜的,有道歉的。


多角度覆蓋的熱點,早就對事件進行了多角度的剖析,但是當今天的視頻曝光以後,不少人憤怒,小喬的內心更多的卻是無奈,無奈於車上的乘客,其實就是我們生活里沉默的大多數。


果不其然,今天視頻曝光之後,不少的鍵盤俠就在網路上開始說著自己的大道理,說著為什麼,旁邊的人不加以勸阻,為什麼沒有人出來制止,或許有一個人站出來,事情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可是細看視頻,首先車速過快或許有人起身還來不及制止,就已經衝到了橋底,或許是真的一眾吃瓜群眾都只是默默地關注,而應了那句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已至此,也無需評論太多。



但是網路這頭的人,卻也始終只是隔著屏幕在嘶吼,好像這些怒罵和質疑可以讓逝者的生命重新來過一次一般,彷彿只有這樣才能顯出自己其實是在伸張正義。

「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王小波在N年前就早已把人性的劣根說得明明白白的,當個看客或許是大多數人在緊急情況下的選擇,不為什麼,為求自保,也是本能。



今天視頻曝光之後,小喬還在辦公室跟同事說,肯定會有人說其他的人冷漠無情,為什麼不去幫一把,但是其實在鍵盤前打下這些質疑的人,遇事時未必就會出手,不還是會害怕,會自私,照樣淪為沉默的大多數。


在小喬還在上學的時候,就看過一部電影,叫《車四十四》,故事和今天的墜江事件有些相似,但是那個電影角度更加的凌冽,最後的結局更是惹人深思。


電影很短,只有不到15分鐘,講的是偏僻小道一個女司機開著一輛大巴車,載著一車人,中途上來兩個人搶劫,女司機也因此被羞辱,全車人開始沒有一個人起身,全部都是偏著頭看著女司機被羞辱,只有一個小夥子下車了和歹徒拚命卻被刺傷,最後女司機把他的行李丟下車,他很疑惑,直到後來直到一車人全部出了車禍。


鏡頭的最後,是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大概就是笑自己的幸運,也笑那些不曾起身的看客們的畏畏縮縮,笑在危難面前,人性的自私和整日里受到的「見義勇為」的教育相違背。


而且這還是一起真實的事件改編,鏡頭下的陽光和一車人冷漠的目光形成了對比,女司機上車後眼角絕望的清淚,他們也只當做沒有看見。


大多數人都嚷嚷著,如果當時......


但是換句話說,如果當時是你,你會奮不顧身的去救起一個不相干的人嗎?


可能未必吧。


隨口的叫囂沒有任何的成本,倒是付諸於行動的出手,成了生活中難得的一見的壯舉。


今天還被爆出來另外一件事情,乘客因為自己過站而司機不肯停車,在湖南的某一段高速上,和大巴司機搶起了方向盤,視頻里乘客推搡,辱罵,最後乾脆自己上了手,一車人跟著搖搖晃晃。



有另外一名男子,在視頻里飛來一腳,把搶奪方向盤的乘客踢到,還報了警,不然後果不堪設想,說不定又是一場無辜的悲劇。


那時候,小喬覺得,「以暴制暴」在某些時刻竟然會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解決方式,這種時候的這一腳可以說是事故發生之前救命的一次「兵行險招。」


畢竟大多數人,並沒有他們口中所說的「正義。」


小喬今天在網上看了一圈,大部分人都是在責罵,在祈禱,在說逝者安息,可是也沒有誰再說事件發生後,我們是否也需要反省,不僅反省安全,還應當反省聞名和自我意識的崛起。



口誅筆伐的網路每一個人都沒有保持過沉默,但是抬頭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群,大家都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不知道那些網路上義正言辭的樣子去了哪裡,好像隔著屏幕的時候,就是無所不能的聖徒,每一秒都在想著如何拯救世界。


其實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在映射出我們自己,有人在鏡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短處,有人看見了卻捂住了眼睛,而更多的,是連面對這樣的自己,都沒有力氣,也沒有底氣。


小喬想起魯迅先生在很早以前就說過一句話:「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了不起的匠人 的精彩文章:

TAG:了不起的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