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人體內,我們又怎知不是生活在其他生物體內
文/姿勢分子
小的時候,小編總是會幻想,自己生活在某個更大的生物的體內,過著一種懵懵懂懂又自認為聰明的生活。
前不久和網友交談,恰好說到了這個話題,發現竟然有著同樣的幻想。
其實說起來,也這是有些根據的。
在這個宇宙中,大和小不是絕對的,都是相對的。
我們自認為和細菌等微生物相比非常巨大,其實再其他生物,甚至星球相比,不也像細菌一樣微小嗎?
如果我們和昆蟲一樣大,我們會看到非常微小的世界,看人類就像看見摩天大樓一樣巨大。而當我們有現在的身軀,眼睛的結構也有相同比例的放大,看昆蟲就是那麼的渺小,看細菌更是要藉助顯微鏡。
如果我們是細菌那麼大,或者說我們變成一個有智慧的細菌,那麼我們如果沒有望遠鏡等設備,永遠也不知道一個人是有多麼巨大,是什麼形狀。
同樣的,即使我們有了現在這樣的體型,也難保外面不會有一種更巨大的生物,被我們寄生。我們沒有足夠先進的技術,因此始終不知道那是什麼樣的一種存在,而是「傻乎乎」地認為那是一種叫做宇宙的空間。
同樣的,大小有區別,速度也有不同。
對於我們這麼微小的生物來說,光速就是極限,我們永遠無法超越。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飛越一光年根本就是在做夢。
不過,對於更巨大的生物來說,這不過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就像一隻細菌,可能一輩子都只能在幾平方厘米的範圍內生活。而我們人類,動輒穿越幾萬米去上班工作,甚至遠走上千公里去國外旅行。
近些年來,科學家發現,我們體內的菌群一直在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性格、表現。
同樣的,我們人類,也正在以地球意想不到的方式改造著它的環境。也許某一天,我們的科技足夠先進,還回去改造宇宙。
我們對於宇宙來說,不正像細菌對於我們一樣,只是個寄生生物而已嗎?
我們都學過一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不理解這個宇宙,只是因為我們身處在宇宙之中。當我們有能力跳出宇宙,就會發現這個宇宙的真正面目。
它的面目,究竟是一個單純的時間和空間的結合體,抑或是一個真正的生命呢?
(人山人海,相遇不易。創作艱辛,如果您覺得小編這篇文章還可以,請點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快陪我一起探索有趣的科學世界吧~)


※目前科學家最感到棘手的幾大謎題,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未必能解決
※黑洞的另一頭到底通往哪裡?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理論
TAG:科學求知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