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軾是如何把小混混高俅推上飛黃騰達之路的?

蘇軾是如何把小混混高俅推上飛黃騰達之路的?

原標題:蘇軾是如何把小混混高俅推上飛黃騰達之路的?


蘇軾是如何把小混混高俅推上飛黃騰達之路的?


蘇軾雖然文才了得,但如何做官識人卻是他的短板,但,有時的短板卻能成為他的長處。有一個被列為北宋末年六奸賊之一的高俅,就是被他推薦出來,從而混跡北宋政壇,最終才能飛黃騰達的。蘇軾這一看似並不高明的推薦,卻無意中拯救了蘇氏一門的子孫後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高俅是在《水滸傳》第二回里就出現的人物,在講述了此人的發跡史時,說他原本是開封府一個破落戶子弟,「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樣樣粗通,還頗能詩書詞賦。」後經熟人介紹,來到京城金梁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士家,董將士不想留他,於是把他轉薦到了「小蘇學士」處,「小蘇學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紹給了駙馬都尉王晉卿,此後高俅憑著精通蹴鞠,偶然結識了當時的端王趙佶。後來趙佶成為宋徽宗,高俅從此平步青雲,做了堂堂大宋朝的太尉。


這位「小蘇學士」究竟是何人,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面子,把一個卑微的破落戶子弟推薦給當朝駙馬爺。原來,這位「小蘇學士」實在不簡單,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蘇大學士,也就是人人熟知的「東坡居士」蘇軾。


南宋學者王明清在《揮麈後錄》中對高俅的發跡說得比較詳細,再結合其他相關的資料,便可以把高俅的一生勾勒出個輪廓來了。高俅原本是蘇軾府中的一名行走小吏,蘇軾是個惜才如命的人,見高俅的文章頗具風采(不僅會蹴鞠),故而很欣賞他。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蘇軾自翰林學士出任中山府(今河北定州)知府。這不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調動,蘇軾明白今後的日子凶多吉少,為了不連累後起之秀高俅,在推薦給翰林院最高長官不行後,便將他舉薦給了駙馬都尉王晉卿,即王詵。這是蘇軾的鐵哥們兒,所以高俅在駙馬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才因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端王趙佶,因有文采,精蹴鞠,故很得趙佶賞識。事有湊巧,一個月後哲宗駕崩,端王即皇帝位,是為宋徽宗。此後高俅便走了紅運,受到徽宗的「不次遷拜」,數年後官至節度使,又升為樞密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領殿前司職事,自俅始也。」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高俅的父親高敦復升為節度使,哥哥高伸也借著高俅的勢焰,位居顯臣之列,其子弟皆為郎官,一門榮耀至極。所以說,蘇軾是高俅能混跡於北宋政壇,最後飛黃騰達的第一推手。

再說蘇軾,這個不會當官的大文豪,由於朝廷內部黨爭激烈,屢屢遭貶,元祐八年,力主重新啟起用司馬光的宣仁皇太后逝世,宋哲宗親政了。身為舊黨的蘇軾知道自己的政見為新黨所不容,很識趣地主動請外,補為中山知府。不到一年,政局變得越來越糟,朝臣彈劾他在擔任翰林學士時所作的制詞中,有譏謗先朝皇帝之語,被貶為英州(今廣東英德)知州,還沒到任,再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於惠州(今廣東惠州)。這個所謂的「節度副使」,不過是皇帝給大臣留的一點面子,實際上他已經是個被監視居住的罪人了。這還不算完,三四年之後,他被再貶為瓊州(今海南瓊山)別駕,居住在昌化軍(今海南儋縣西南),過著「非人所居,藥餌皆無有」的艱難生活,直到宋徽宗即位(公元1101年),才遇赦北歸,不久病死在常州。


可以說,高俅飛黃騰達之日,恰恰是蘇軾遭遇滅頂之災之時。此後二人之間尚有何聯繫呢?《揮麈後錄》說:高俅始終對蘇軾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蘇大學士對他的提拔之恩,每當蘇軾的子孫親友來京師時,高俅都要親自撫問,贈以金銀財物,周濟打點他們的生活。北宋末年,元祐黨人的子弟境遇是非常悲慘的,這些人不許做官,連進京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即使在流放安置之處,也時常受到當地官員的凌辱和困窘,有的甚至被迫害而死。蘇軾的子孫在那樣的逆境中,能得到朝廷高官高俅的庇護,實屬不易,甚至可以說是個奇蹟。


宋朝官員是有薦士傳統的,他們往往把舉薦人才當作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其間也有不少沒良心的貨色,一旦得勢,不僅翻臉不認人,反過來還要抵毀舉薦他們的恩人。譬如,歐陽修舉薦了一個叫蔣之奇的監察御史,不久,蔣之奇為了巴結更「有用」的人,反過來污衊歐陽修和他兒媳不尷不尬,「帷薄不修」,差點兒沒把歐陽修氣死。蘇軾這個人也喜歡薦士,而且一生磊落豪俠,從不對人設防,是個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南宋人高文虎的《蓼花洲閑錄》中說:「蘇子瞻泛愛天下士,無賢不肖,歡如也。嘗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子由(其弟蘇轍字)晦默少許可,嘗戒子瞻擇友,子瞻曰:『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間的事,往往極富有戲劇性,蘇軾這個看似容易為自己埋下隱患的「天下無賊」的性格,有時卻能得到相反的結果。蘇軾與高俅雖然政見相左,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徑庭,可以說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當蘇門子弟貧不能存時,恰恰是高俅救了他們的命,使蘇軾的子侄們得以在南宋時重振家風,或許這正是得益於蘇軾一生「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的廣闊胸襟,對誰都以誠心相待,才使得「壞蛋」高俅也為蘇軾對自己的提攜而感恩吧。


這裡順便交待一下高俅的晚年。靖康初年,高俅護送徽宗南逃,到了臨淮突然發病,不得不返回京城。當時大奸臣童貫、梁師成等人都由於民憤極大而被朝廷誅殺,蔡京被流放嶺南,餓死在南行途中。唯獨高俅免於此禍,後來病死於家中,得終天年。這大概是他因為懂得感恩蘇大學士原故,才使閻王老子沒忍心讓他做刀下鬼或餓死鬼吧。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靠行賄登上皇位的劉欣是否被誤讀了?
成事靠用人用腦,不能靠拳頭大胳膊粗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