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工業為何不如大清,一項核心技術民國沒有掌握

民國工業為何不如大清,一項核心技術民國沒有掌握

原標題:民國工業為何不如大清,一項核心技術民國沒有掌握


大清朝在國人眼裡並不值得懷念,特別是1840年後大清朝廷與洋人簽署一條又一條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華民族墜入了黑暗的深淵,但大清朝也是中國人知恥而後勇的起點,從被洋人打開國門那一刻開始無數的仁人志士就開始救國的探索。而最受大清朝廷青睞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治標不治本的洋務思想也並沒有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而徹底消失,到大清亡國之前清政府已經建立了一套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軍工體系,雖然之間相差很遠。


洋務運動大清國為了一勞永逸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鋼鐵生產技術,在張之洞的主持下漢陽鐵廠成立,漢陽鐵廠並不像有些人詬病的那樣不堪,作為大清用五百萬兩白銀建立起的核心工業漢陽鐵廠能夠生產出世界上質量上乘的碳素鋼,並供給全國的大小兵工廠。



大清江南製造總局正是採用了漢陽鐵廠所產的上乘碳素鋼,槍炮都達到了英國軍工標準,進入二十世紀大清朝已經能夠自造戰艦並且能仿製生產出口徑超過300mm的克虜伯大炮,但這都隨著一場新技術革命大清國幾十年的心血都化為了泡影。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幾個月後宣統皇帝退位,中國失去了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又進入一片亂世之中,當時冶金技術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合金鋼材出現並以其優良的特性迅速取代了碳素鋼,幾乎所有的新式大炮等重型武器都使用了合金鋼材,而各地軍閥財力有限並不能像前清一樣花大力氣再建一座合金鋼廠因此只能向國外採購,張作霖雖然建立了技術比較先進的奉天軍工廠但使用的原材料大多進口,完全獨立生產的「重武器」最多只能到迫擊炮,民國存在的三十多年間國防工業確實要比大清落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葩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來,看你最近業績還不錯,朕賜你一顆長生不老丹
清朝的一個芝麻官,康熙朝40年沒升職,雍正上任立馬變巡撫

TAG:奇葩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