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用它護肝有奇效,可惜99%的人都不知道!

用它護肝有奇效,可惜99%的人都不知道!

15

我國人口眾多

佔全球18.5%的人口

但我國肝癌新發案例

卻是佔到全球59%

肝癌的發病率是全球平均的三倍

確診之後五年生存率僅為10%

全球一半的肝癌病發生在中國

在中國67秒就有一個人診斷為肝癌

再過7秒就有一個人死亡。

為什麼我國會有那麼多的肝癌?

日常印象當中,吸煙喝酒是導致肝臟病變的最主要原因,但是2013年北大的一項統計發現,在我國因為飲酒抽煙導致的肝癌人數並不很多,男性中或許可以達到20%,但在女性中只有2%左右。

其實我們的生活環境飲食是我們肝癌發病較高的原因所在。特別是高危的飲食方式以及乙肝病毒攜帶是肝癌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肝不好!看這裡就知道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我們都知道,肝臟一般是不會「喊疼」的,在醫療界看來,肝癌是非常善於隱藏的癌症。

我們要及時觀察肝臟健康的情況,並做出相應的對策,保證肝臟的健康。

肝臟好不好,看眼睛、臉、身上就知道!

01

看眼睛

眼睛乾澀,眼疲勞——肝血不足的表現

手機,電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這就導致 用眼強度也是越來越大,視疲勞已經不足為奇,因此會常常出現,視蒙、眼脹、眼部乾澀、灼痛、眼及眼眶酸痛等癥狀以及頭痛、噁心、乏力等周身不適,但你要明白,長期看電腦看書,是非常損耗肝血的!

眼紅有血絲、視力模糊——肝火旺盛的表現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規律、不良情緒積鬱,或者煙酒過度導致。肝經循行於頭、耳、胸脅,所以出現頭昏頭脹,兩耳轟鳴、胸脅脹痛,同時醫生有「肝主目」的說法,因此肝火旺盛還常常出現眼部癥狀,如:眼紅、眼乾、眼部分泌物多等。

小編每天碼字很辛苦

點擊下方圖片

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

鞏膜發黃——肝炎表現

"鞏膜發黃"是診斷肝臟疾病的重要依據,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幾乎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鞏膜黃染"。

02

看臉

痤瘡

肝臟毒素堆積,造成激素失衡,內分泌的失調,造成痤瘡。

粉刺

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著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調整荷爾蒙平衡。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臉色

肝藏血,肝血不足,臉部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就會暗淡無光。如果肝臟不能無法正常的排毒,毒素就會滯留在體內,再美的女性朋友也有變成「黃臉婆」。

用艾灸護肝,有神效

養肝一定要艾灸這幾個穴位:肝俞穴、太沖穴、太溪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

肝俞穴

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是養肝不可缺少的穴位。

在背部

第9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處

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在足背側

當第1、2跖骨結合部

之前凹陷處

肝俞穴

肝俞穴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里屬於「俞原配穴」法,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足三里穴、三陰交穴是補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靠它們運化,所以養肝必須把脾胃這個運化氣血的「機器」保養好。

在小腿前外側

當犢鼻穴下3寸

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肝必須要滋陰。用太溪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在足內側,內踝後方

當內踝尖與跟腱

之間的的凹陷處

用這幾個穴位養肝護肝,艾灸的效果很不錯。可以經常用艾調這幾個穴位,每個穴位灸15~30分鐘。

3個習慣預防肝癌

01

多運動

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是護肝的有效方法,因為運動既可削減超標體重,防止肥胖,消除過多脂肪對肝臟的危害,又能促進氣體交換,加快血液循環,保障肝臟能得到更多的氧氣與養料。

02

少熬夜

現在是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熬夜,不論是工作加班,還是打遊戲消磨時間,「夜貓子」一族越來越多!

熬夜,直接傷肝、傷精傷膽,日久傷腎,逐步造成氣血雙虧的嚴重後果。

03

調節情緒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而氣機通暢,氣血暢達又依賴於人的精神狀態的舒暢開朗,故肝與情志活動關係尤為密切。

中醫講的「肝喜調達」理論,就是說積極樂觀、舒暢開朗的情緒是肝臟正常的前提。在病理情況下,由於情志致病,都會導致氣機紊亂,影響血液運行,因此情志過度均可傷及肝之疏泄功能。

如果你有其他

護肝方法

可以在評論區分享給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本草堂 的精彩文章:

胃炎、胃潰瘍反覆「作怪」,試試1種食物,輕鬆消除胃脹胃痛
脖子肩膀痛怎麼辦?6種方法,每天這樣動一動,膏藥錢都省了!

TAG:大醫本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