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為什麼穆里尼奧打防守反擊叫擺大巴,而別人擺大巴卻叫防守反擊?

為什麼穆里尼奧打防守反擊叫擺大巴,而別人擺大巴卻叫防守反擊?

今天想聊兩個問題。

問題1、如題;問題2、穆里尼奧的防守反擊真的過時了嗎?

2017年12月26日,英超第20輪,曼聯主場被伯恩利逼平。賽後,雙方主教練接受了採訪。在採訪區,人們又聽到了熟悉的聲音:「對方只是在一味地擺大巴,這樣的比賽會很難踢……」

十分鐘後,記者問另一個隊的主教練:「戴奇先生,剛才穆里尼奧抱怨說你一直在擺大巴,您對此怎麼看……」

離開採訪區時,戴奇昂首挺胸,彷彿獲勝的一方。因為他知道,雖然丟了兩個球,但今天的防守,做的是真不錯……

可是,這是多麼奇怪的感覺,因為在足球界,擺大巴不是專指穆里尼奧的嗎?

為什麼穆里尼奧打防守反擊叫擺大巴,而別人擺大巴卻叫防守反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能把防守打造成品牌的教練不多吧

沒錯,現在我們說起擺大巴三個字都會想起穆里尼奧。可是你知道嗎,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嗯~穆里尼奧。

2004年,穆里尼奧入主切爾西。很快,人們就發現了這支隊伍的可怕。球隊打法極具彈性,特別是反擊,幾乎武裝到了牙齒。

當時,面對以洗牌為己任的切爾西,很多球隊選擇了比較務實的打法,於是在九月份切爾西主場被熱刺逼平的比賽後,穆里尼奧發飆了。

「就像我們葡萄牙人習慣說的,他們把大巴停到了球門前面。」穆里尼奧這樣評價對方的死守。

就像我們小時候罵架,一定要把對方罵我們的原樣還給對方。很快,大家就形成了某種統一的口徑,當攻不破切爾西球門的時候,大家就把原因歸於穆里尼奧的大巴……

平心而論,雖然後來擺大巴成為了「消極」「沉悶」「被動」的代名詞,但最初,我一直覺得這個詞應該是對穆里尼奧的褒獎。因為,那時不論切爾西還是後來的國米、皇馬,穆里尼奧的進攻並不差。

在某些事關重大的場次,當球隊處於落後的時候,穆里尼奧經常會派上雙前鋒、三前鋒甚至是四前鋒——當然,四前鋒不是說四個人都打前鋒。但這已經夠瘋狂了,縱是推崇進攻者如瓜迪奧拉,在球隊落後時也很少這樣用人。當然,你也可以說這跟瓜迪奧拉手下的攻擊手普遍強悍有關。

其次,穆里尼奧在車一期、國米和皇馬時,球隊可是打出過超級進攻數據的。在皇馬的第二年,他的球隊可是以100的積分和121個進球奪冠的。

為什麼穆里尼奧打防守反擊叫擺大巴,而別人擺大巴卻叫防守反擊?

121個進球比上賽季曼城106個進球足足多出來了15個

這背後就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穆氏大巴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穆氏大巴的A面。我認為是進攻,而且是高效的進攻。

看穆氏國米和穆氏皇馬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球隊的彈性特別足。

打個比方,就像是一個超強勁的彈簧,你越壓它,它越來勁,一旦反彈起來,殺傷力驚人。看穆二年皇馬的反擊常常有這種感覺,反擊打起來的時候,可以用狂飆突進、排山倒海、風捲殘雲來形容。而且,當前場人員真正跑動起來後,對方的防守球員會很吃力,因為它的反擊點太多了,中間、兩邊、後排插上……

嗯,中鋒就是狂飆突進,兩邊就是風捲殘雲,後排插上就是排山倒海。你看,每種感覺的背後,其實都有相對應的打法。

穆氏大巴的B面。自然是嚴密的防守。其特點是抗打擊力很強。

還是拿打架來做比方吧。一般人打架都希望速戰速決,很少有人願意把打架當成一種長時間鍛煉的方式。

當對方氣勢洶洶地打完一組拳,發現對手不但沒事,反而越挨打越透出一種興奮感的時候,你想想打人的人會作何感想?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是開始懷疑人生,就是認為遇到了變態。當打架出現這兩種心態的時候,結果已經不重要了,那個時候,我考慮更多的是什麼時候跑,怎麼跑的問題……

凡是穆里尼奧取得成功的賽季,他的球隊莫不展現出上述這兩樣特質。而跟這樣的球隊交手,對手往往特別恨——打又打不過,不打還不行,可內心深處又真的不想打。好不容易打贏了,就跟走了趟煉獄;打輸了呢?唉,不怨我,實在是對手只會擺大巴……

瓜迪奧拉說過,破穆里尼奧的防守是道世界難題。那你聽說過「敗給瓜迪奧拉的進攻是世界難題」這樣的話嗎?因為進攻很多時候看的是球員的能力,而防守則體現的是教練的能力——瓜迪奧拉的進攻套路再牛,沒有梅西、席爾瓦這樣的大師,效果就要打折扣,但是穆里尼奧當年帶波爾圖時,硬是把科斯塔、卡瓦略、費雷拉、瓦倫特,這些當年還不折不扣的平民球員,打造成了冠軍防線。

所以,大家才會如此深刻地忌憚穆里尼奧調教的防線,把他的防守稱為「擺大巴」。

就實戰效果來說,穆里尼奧在波爾圖、車一期、國米和皇馬時代都用防反取得了巨大或大的成功。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車二期的第三年——其實前一年,切爾西的成績也非常不錯,38輪26勝9平3負,關鍵是他的得失球,他是以進攻第二好,丟球第一少的成績奪冠的——由此可見奪冠靠防守並不是一句空話。

車二期穆里尼奧的下課與其說是戰術不好用,不如說是隊內人員矛盾無法調和的結果。穆里尼奧下課後,切爾西內部工作人員坦承穆帥和球員之間有矛盾。球員出工不出力才是這套戰術不好用的原因。而到了曼聯,這套防守反擊則一直被人詬病為過時和不適合曼聯傳統。其實所謂的傳統都是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的。瓜迪奧拉沒來曼城前,你能說它的傳統就是傳控嗎?瓜迪奧拉來之後,為了完成符合他心愿的後衛配置,可是一口氣花了近兩億改造後防線的,即便這樣他照樣在第三年買進拉波爾特,為啥?因為拉波爾特就是他近乎偏執地想要得到的有出球能力的左腳,左腳,左腳防守球員,所以即便人夠用也要買。而穆帥呢?至今還在用著很多弗格森時代的球員……

為什麼穆里尼奧打防守反擊叫擺大巴,而別人擺大巴卻叫防守反擊?

還是那句話,戰術再牛也得靠人執行

所以,真不是防守反擊這個打法過時了,確乎是穆里尼奧一直想要的效果沒出來。這裡面有球員特點的原因,也有穆里尼奧主觀的因素。穆里尼奧到底適不適合現在這支曼聯,這似乎是另一個話題,下次再聊。

謝謝你的時間,謝謝你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