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古代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她從17歲守寡到96歲,臨終前道出方法

古代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她從17歲守寡到96歲,臨終前道出方法

一個人單打獨鬥很辛苦,更何況一個古代守寡的夫人。那時的女人,沒了男人,等於沒了一個家。男人如此重要,可與之相悖的是,古代女性又被賦予了深重的貞潔觀念,一旦沒了個態,還會被拉去浸豬籠。以下要介紹的傳奇女性,十七歲沒了丈夫,九十六歲才真正去世。七十九年的守寡時光里,伴隨她的,是無數個漫漫難眠長夜。

古代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她從17歲守寡到96歲,臨終前道出方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寡婦

那麼,作為一個古代的寡婦,她又是如何度過一個又一個黑夜的呢?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在《清史稿》中,女子守寡最長的長達一百零一年,年紀最小的僅十五歲,無一不被守寡禁錮了一生。

從當今角度上看,一個改嫁的女性註定是遭受唾沫洗禮的,但唯有那時,才能體會到更為寬廣的自由。為了斷了女性自由,官方給予貞節牌坊,作為一種病態的表彰。隨著貞節牌坊越來越出名,貞潔觀念演變愈發洶湧。每一個村落為了留名千古,自發監督村中女性,一旦發現有人出軌,便會遭到浸豬籠的下場。

古代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她從17歲守寡到96歲,臨終前道出方法

清朝寡婦

於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段氏就成了今日要講的悲情女主角。段氏本姓為段,但丈夫姓高,歷史以高節婦稱之。

段氏身在封建,又早年喪夫,註定了下半生孤苦伶仃的命運。死了丈夫後,她沒有再嫁,一個人拉扯孫子長大,最終把孫子培養成了清朝大官,一時聲名鵲起。只是,在享清福之時,段氏卻每天夜以繼日地幹活,從未停下過忙碌的腳步。

家人對她的行為很是不解,以為她勤快慣了,所以也沒當回事。

古代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她從17歲守寡到96歲,臨終前道出方法

劇照

事實上,段氏的勞動不為生計,而是長期守寡而被迫養成的一種習慣。段氏是一個女人,一個封建社會的保守女人,卻也是一個心理和身體都正常的女人。

她能在精神上守節,但生理的煎熬卻難以克制。對於一個失眠的人,每一個黑夜,匆匆而過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時間,而是一根根毫無感情的秒針轉動。為了讓自己能安然睡去,段氏白天拼了命幹活,拉長疲倦,減少空閑。

古代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她從17歲守寡到96歲,臨終前道出方法

銅錢

七十九年那麼長,難免也有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那麼漫漫長夜她如何渡過?在臨終前,段氏道出了方法。段氏專門在床頭準備兩百枚銅錢,每晚將其散落在房間各地,跟房間落了星星似的,星星都找齊了,月亮也就來了;筋疲力盡了,也就可以睡了。

漫漫長夜,她如此反覆,幾十年來找了數不清的星星,熬出了白頭,熬到咽氣的那一刻,而她一輩子的痛苦,誰能知曉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記 的精彩文章:

皇帝:宰相一職給你父親當,兒子連忙跪地:我父沒本事,無法勝任
皇帝帶一群武將打獵,中途突然說:誰要做皇帝?想做就來殺了我

TAG:文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