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名家的經典名帖彩頁欣賞——智永《真草千字文》

書法名家的經典名帖彩頁欣賞——智永《真草千字文》

書法名家的經典名帖彩頁欣賞——智永《真草千字文》

隋朝僧人智永書法墨跡《真草千字文》附跋,每頁29.3×14.2厘米。日本私人藏。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達八百多本,傳世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共有兩本。一為唐代傳入日本的墨跡本,一為保存於陝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此卷早在唐代已隨歸化之僧、遣唐之使流傳到東鄰日本,對日本書道產生過不小的影響。其餘在中國本土者,南宋之後,俱成劫灰。只有保存於西安碑林的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薛嗣昌石刻本。雖說「頗極精工,無復遺恨」,可稱善本,但和墨跡相比較,鋒芒、使轉含混多了。相比之下,石刻本輕重變化小,用筆中鋒側鋒不明,含混而不見鋒芒。可見米芾「石刻不可學」是有道理的。

智永和尚,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

智永善書,書有家法。將王羲之作為傳家之寶的《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雲門寺(原名永欣寺)有書閣,智永禪師居閣上臨書20年,留下了"退筆冢"、"鐵門檻"等傳說。

智永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他傳"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所臨《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廣為分發,影響遠及日本。即使現在智永的書法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張懷瓘將古今善書法者分成三品:神品、妙品、能品。智永的行書入能品,隸書、章草、草書皆入妙品。可見智永書法成就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智永禪師晚年時,有天正在指導一位小沙彌練字,幾位年輕書生慕名來寺謁求大師的墨寶,並請教寫字秘訣。智永笑答,贈字不難,但秘訣實無,不過老衲可奉送諸位四字:"勤學苦練",如能持之以恆,保你一生受用不盡。書生聞言,大失所望。智永禪師便耐心開導他們:俗話說"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即以老衲先祖羲之公和獻之公為例,羲之公以東漢張芝"臨池寫書,池水盡黑"的事迹激勵自己,一生苦練不輟。洗硯曾染黑過廬山的歸宗寺、臨江的新城山、建康的鐘山、浙江的積穀山和山陰等地的五六處池水。獻之公學書曾用盡18大缸清水,老衲學書也是靠勤學苦練,才有今日的成就。

眾書生聽後,並未盡信。智永禪師便命小沙彌打開後院門,帶領他們去寺中的塔林,在一棵枝繁葉茂的大 樹下有一座高高的墳冢。書生們大惑不解,禪師指冢說:"我習書一生,練字磨禿的筆頭盡在於此。"冢前立一石碑,上刻"退筆冢"3字,下有"僧智永立"幾個小字,背後還有智永寫的一篇墓志銘。偌大一座墳冢,貯滿禿筆頭,書生們看罷,驚愕不已。小沙彌告訴書生,師父寫字的禿筆,初時裝滿5大筐。為練好字,在寺內閣上住了多年,還臨寫了800多本《真草千字文》,分贈浙東各寺廟。書生們聽後恍然大悟,智永所言不謬,"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學術要達到高峰,沒有捷徑可走,亦無秘訣可言,只有勤學苦練,才是惟一的途徑。

智永對乃祖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極為欽佩,決心使乃祖的書法萬古流芳。智永練習書法極為刻苦。他在永欣寺時,就曾蓋一座小樓專供練字,發誓"書不成,不下此樓"。就在這座冷冷清清的小樓里,他如痴如醉地練字,毛筆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壞了的毛筆扔進大瓮,天長日久,就積了好幾瓮。智永後來把這些毛筆集中埋在一個地方,自撰銘詞以葬之,時稱"退筆冢"。

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智永的書法果然大有進步。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求其真跡者很多,智永窮於應付,以至於"縑素紙,堆案盈幾,先後積壓,塵為之生"。登門求教的也極多,以至他戶外之屨常滿,連門限也踩壞了,智永又只好用鐵皮來加固門檻,時人稱之為"鐵門檻"。這"退筆冢"與"鐵門檻"便成為書壇佳話,與漢張芝洗筆洗碩的"池水盡墨"交相輝映,同為千古美談。

智永書法流傳甚廣,宋御府即曾收藏智永草書13件,真草10件。其《真草千字文》還一直流傳至今。《真草千字文》採用以楷書對釋草書的方式,這是智永的創造,既便於學書者釋讀草字,又能讓人同時欣賞他兩種體裁的書法,可謂一舉兩得。智永禪師草書"千字文",完全得筆於乃祖王右軍,並師承了草字法規。但此帖每格一字,每字獨立,寫起來循規蹈矩,而不似乃祖與張顛那樣"筆墨飛舞"、字字相連呼應。智永禪師繼承了王羲之的筆法,但每個字中又都有一兩筆特別加重筆力,更顯示出智永作書時的神情專註、神力內斂,重筆之處也顯得圓潤合拍,健肥適當。智永在《真草千字文》中的真書《楷書)是行楷,比正楷更輕快。智永行楷每字中也有一二重筆,因而字態更生動,更勁雅,唐宋以後的書法大家也大多喜歡師承永禪師的楷字。

智永的書法對初唐虞世南等的書法很有影響。與智永同時而年少的釋智果亦曾師事智永。智果也是永欣寺僧,工於書銘,傳說隋煬帝特喜其書,他曾對智永說過:"和尚得右軍肉,智果得右軍骨。"意思是智永書法圓潤,智果筆法腴潤不足,而骨力超過。智果的行書、草書,張懷瓘《書斷》皆列為能品,可見智果也是書僧中之佼佼者。

《真書千字文》系智永的代表書作,歷來對它評價頗高。真草二體,是智永傳世代表作,也是我國書法史上的留傳千古名跡。傳智永曾寫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間,江東諸寺各施一本。現傳世的有墨跡、刻本兩種。墨跡本為日本所藏,紙本,冊裝。計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為谷鐵臣舊藏,後歸小川為次郎。後有楊守敬、內藤湖南所寫兩跋,論者認為墨跡本為智永真跡,也有人疑為唐人臨本。故宮博物院藏拓本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家講譚 的精彩文章:

歷代書法名家名帖選——《題公中塔圖贊》

TAG:自家講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