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嫉妒戀人另尋新歡為何戲稱「吃醋」?

嫉妒戀人另尋新歡為何戲稱「吃醋」?

「柴 米 油 鹽 醬 醋 茶」被稱為開門七件事,是古時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醋本作酢(zuò),又稱醯(xī)苦酒,入口酸澀,卻是家家戶戶不可少的調味品。

根據《周禮》的記載,醋有3000多年的歷史。《周禮·天官》中記載:「醯人掌五齊、七菹,凡醯物。」「五齊」亦作「五齏(jī)」,指五種細切的冷食肉菜,「七菹(zū)」則是指韭、菁、茆、葵、芹、菭、等七種腌製品。因為它們都需要醋才能夠做成,所以屬於醯人的工作範圍。

你知道「醋」是誰發明的嗎?

相傳古代的時候醋是酒聖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杜康發明了酒,他兒子黑塔慢慢也學會了釀酒技術。後來,黑塔釀酒之後覺得酒糟扔掉太可惜了,就將它們存放起來,在缸中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嘗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很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麼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調料叫「醋」。

在男女兩性關係方面如果產生嫉妒的情緒,甚至出現爭吵的現象,俗稱「吃醋」或「捻(捻)酸吃醋」。

嫉妒戀人另尋新歡為何戲稱「吃醋」?

傳說唐朝時期,一天,唐太宗看到重臣房玄齡的臉上有傷痕,隨即問起緣由。房無奈之下只好道出真相:是被妻子抓破的。太宗大怒:「天下竟有如此悍婦,傷朕愛卿,罪不可赦」。唐太宗當即召房玄齡之妻上殿,對她說:「愛卿日夜操勞國事,汝不能盡伺候之責,反如此兇悍。朕今賜美女以侍愛卿,汝當領旨。」

房妻表示不能接受。太宗龍顏大為不悅,便召玄齡夫人令曰:「若寧不妒而生,寧妒而死?」意思是,若要嫉妒就選擇死,並給她準備了一壺「毒酒」。性子剛烈的房妻沒有多加猶豫,面無懼色地接過「毒酒」一飲而盡,以示為維護感情「寧死而妒」。但奇怪的是,毒性卻久久沒有發作。太宗哈哈大笑,原來杯中盛放的只是醋。以醋來代替毒酒,目的僅在於嚇唬房妻而已。由此,「吃醋」一詞沿用至今,已成為男女嫉妒對方另覓新歡的代名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國學網 的精彩文章:

慈禧最愛的糕點,竟然是它?我們都吃過!

TAG:學國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