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三湖裡面有水草? | 三湖原生態造景(水草篇)

三湖裡面有水草? | 三湖原生態造景(水草篇)



點擊上方「奇溢自然水族」可以訂閱哦




前言:




是否開始發現你身邊越來越多的水族朋友都在談論「原生缸」的玩法?這裡所指的可不僅是放養幾條中國原生魚的玩法,而是包含了全世界所有的淡水魚種,通過在魚缸內有技巧的還原目標水域生態系統(Biotope)從而為你所挑選的魚兒(自然物種,非」人造品種「)創造一個真正回歸自然的舒適的家園的玩法——

這就是原生態造景




這種「原生缸」,對魚和其它水生物來說是感覺到舒服的,對人則是可持續的高級自然觀賞形式。這已經成為全球範圍最具生命力的一種水族賞玩形式,在很多人眼裡原生態造景甚至已經是水族的未來。ifish對此也已經系統介紹過:《願您有一顆好奇心,水族玩出新世界》。




那麼作為未來主要觀賞魚品類的三湖慈鯛,為它們服務的三湖原生態造景該怎麼玩?在接下來的《三湖原生態造景》系列裡我將與眾位三湖君共同探討。







水草在三湖魚缸內的應用




相對於三湖缸常見的岩沙造景,水草造景在功能性和美觀性上更值得推崇,儘管對於選擇搭配的慈鯛種類有限(下篇細說)。所以《三湖原生態造景》系列的第一篇就挑了水草來說。




雖然水草在魚缸系統(造景、過濾系統)中的功能作用無容置疑:


1.吸收氨氮鱗等「污染物」,凈化水質;


2.美觀自然。


但在以往對三湖造景的印象中,很多人都只停留在岩石和沙礫的「硬景」認知中。甚至於認為三湖的原生棲息地也無水草的存在。當然,還是有不少三湖缸用上了水草,但多是「外來種」——也就是非原生的水草品種,而且少了自然的感覺,更多是「人造」的痕迹。








三湖缸內非原生的水草應用(圖:見水印)








三湖原生境的水草




誠然,三大古湖湖水普遍硬度偏高,且多以岩岸地貌為主,加上大浪,都成為許多水草生長的限制條件。因而植被較少。但依然有不少地域例如富沉積物的淺水岩沙過渡區生存著生命力甚強的水草,並且成為很多慈鯛重要的棲息地。





坦湖:




如上文提到,除了水質硬度限制,坦湖大部分沿岸的地貌都是岩石區,且大部分都是非常陡峭的岩岸,淺水區沉積物少,深水區更是缺少陽光;還有不少是沙岸,受到大浪和人類活動影響,亦不適宜水草生長。但相反地,那些河口附近緩斜岩沙湖岸由於河流帶來豐富的泥質沉積物,為水草提供了適宜的生存條件。




如剛果的彭巴(Pemba)、基利薩(Kiriza)、坦尚尼亞的那曼斯(Namansi)、基皮利(Kipili)、以及尚比亞的伊桑加(Isanga)等地域的淺水區(通常少於5米水深)都是水草植被較豐富的地區。下面列出常見的一些水草種類以及它們在原生棲息地的實況:




Ceratophyllum demersum

,金魚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輪葉黑藻;


Najas marina

,大茨藻;

Potamogeton pectinatus

,篦齒眼子菜;


Potamogeton schweinfurthii

,施氏眼子菜;


Vallisneria spiralis

,旋葉苦草,俗稱「水蘭」;


Myriophyllum spicatum

,穗狀狐尾藻。







岩石區的水蘭。(圖:tropicalfishsite)







基皮利(Kipili)島的水蘭特寫,坦湖大部分都是像圖裡這種高5厘米左右的矮短變種。(圖:見水印)







其它地域的矮短型水蘭。(圖:Rene Küter)









不同地域的輪葉黑藻群。(圖:

見水印)








不同地域的大茨藻群。(圖:

見水印)








不同地域的

篦齒眼子菜

群。(圖上:

見水印,圖下:Hans Van Heusden)








不同地域的施氏眼子菜,部分地域的個體能長至3.5米以上

。(圖:

見水印)







穗狀狐尾藻、

輪葉黑藻、水蘭、

施氏眼子菜水草群集合。(圖:

Rene Küter)








輪葉黑藻、大茨藻

水草群集合。(圖:見水印)







基戈馬(Kigoma)地域的輪葉黑藻、大茨藻、金魚藻和

施氏眼子菜水草群大集合,也是目前坦湖內水域植被最為茂盛的地區之一。(圖:

Hans Van Heusden






對水草稍稍了解的魚友可能已經發現,上述物種除了施氏眼子菜,基本在國內都是耳熟能詳的種類,加上現在網路銷售渠道的便利,獲取非常簡單。








馬湖:




馬湖水草的情況與坦湖基本一致,水草植被也多存在於沉積物豐富的泥質地區,常見於淺水湖灣。如馬拉維的樵富灣(Chiofu bay)、松比西島(Thumbi West Iland)、池祖姆盧群島(Chizumulu Iland)、利科馬島(Likoma Iland)、(莫三比克的科布埃(Cobwe)、坦尚尼亞的魯平古(Lupingu)等地域。厚厚的泥質沉積物為水草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下面也列出馬湖常見的一些水草種類以及它們在原生棲息地的實況:




Ceratophyllum demersum

,金魚藻;


Potamogeton pectinatus

,篦齒眼子菜;


Potamogeton schweinfurthii

,施氏眼子菜;


Vallisneria spiralis

,旋葉苦草,俗稱「水蘭」;


Myriophyllum spicatum

,穗狀狐尾藻。







樵富灣(Chiofu bay)

的金魚藻群。(圖:

Ad Konings)








青郁的水蘭群。(圖:

見水印)







施氏眼子菜群。(圖:

見水印)







水蘭和

施氏眼子菜群集合,此處的水蘭多呈暗紅色

。(圖:

見水印)







又是水蘭和施氏眼子菜群集合,馬湖國家公園。(圖:

見水印)





視頻欣賞:麥科利爾角(Cape Maclear)的水蘭叢景象





視頻欣賞:鴨嘴倒三角(Hemitilapia oxyrhynchus)在水蘭叢覓食





維湖:




由於維湖的生態情況相對複雜,目前也沒有太多水下影像資料,但據專家介紹,與坦湖和馬湖情況相仿,水草植被多在沿岸的沙地和泥地,常見種類也是以水蘭(

Vallisneria

 sp.),金魚藻(Ceratophyllum

sp.),

還有大茨藻(Najas 

sp.)為主。








非水下草:




除了上述的水草外,三湖水域的各條入水河流河口以及較蔭蔽的湖灣還生長有其它數種不同類型的物種,比如漂浮性的水芙蓉(Pista stratiotes)。由於偏向於河流生境以及影像資料不多,這裡就不再討論。




另外,蘆葦也是三湖地區常見的近岸植物,其所在區域的物種也很豐富,加上國內獲得也是比較容易,自然也非常推薦用於三湖原生造景。












坦湖的近岸蘆葦叢,植被較密的時候往往還潛藏著鱷魚和水獺等獵手。(圖上:見水印,圖下:

Hans Van Heusden)









馬湖的近岸蘆葦叢。(圖:見水印)






綜上所述,三湖裡大部分的水草都是「耐操」型的偏陰性水草,而且在國內也大有供應,十分值得嘗試。至於水草與魚的搭配問題(什麼魚種不會或者少吃草),咱們下回探討。




原文: 美麗往事 


原載:ifish水族三湖慈鯛




END




上  海  設  計  師  體  驗  店


普陀區凱旋北路1495號




批發:17717569503(同微信)


零售:4008-252-788


12:00 - 21: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溢自然水族 的精彩文章:

IVLC | 如在雲端-四面驚艷的雲霧林
如何用90CM魚缸來複刻900平米的自然美

TAG:奇溢自然水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