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會史話】葵扇的悠久歷史(下)

【新會史話】葵扇的悠久歷史(下)

原標題:【新會史話】葵扇的悠久歷史(下)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新會知縣王命璇主編的《新會縣誌·食貨略》有這樣的記載:「天蠶有絲,施諸葵扇,瑩潔可愛;俗鮮經商,獨葵扇之制,幾遍天下。」


清初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蒲葵扇》中說:「凡新會若男與女所以資生者,半出於蒲葵焉。」

蒲葵樹的生產、蒲扇的出品,產銷的暢旺,在明清之際進入黃金時代:「蒲葵諸貨,北走豫章、吳浙,西走長沙、漢口。其黠者南走澳門,至紅毛、日本、琉球、暹羅、角斗、呂宋,帆踔二洋,倏忽數千里,以中國珍麗之物相貿易,獲大營利。」葵農、扇工、葵業商人皆藉以為生,藉以為利,隊伍龐大。


據史料記載,在明代,新會就有曬扇行、合扇行,清代又有老葵行、斯荇行等等葵業行幫組織;而葵扇出江幫在明代就在蘇州、重慶、漢口等城市建有岡州會館,可見葵扇外銷的興旺。



相傳,清末開設馮安記的新會旅香港愛國同胞馮平山也是因辦葵扇入川而發跡的。在馮平山之前,有黃靈翹其人,辦葵扇、柑皮去四川,購回川葯銷於廣東。這樣發了大財,其後人黃景濂在重慶、成都就開了「德隆」、「悅隆」、「協隆」、「廣隆」、「華隆」、「均隆」等九間「隆」字型大小的大商店。因「隆」與「龍」字詣音,人們就稱之為「九龍入川」。



新會葵扇的歷史源遠流長,它的經濟作用為諸業難與倫比。在清末、民初時期,算是葵業的黃金時代。葵圍面積保持4.7萬餘畝,年產葵扇一億柄以上,最高達1.2億至1.4億柄。據譚鑣調查,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葵扇銷售金額年達白銀45萬元;約有九成銷往國內,一成銷往國外。



新會葵扇之所以歷久不衰,揚名於世,究其原故,一方面是質素良好。新會生產的蒲葵,葉面滑而心蒂正,骨格細勻,為其他地方所產的蒲葵所難及;另方面是工藝精巧。同治末年,有老畫師陳晚創製火筆畫扇;民初,會城勝玉織扇鋪工人又創製竹籜畫扇,曾獲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牌獎。

新中國成立後,葵扇工藝逐漸恢復和發展,生產大量精緻美觀的普通葵扇和玻璃葵扇,款式有30多種,其中以玻璃扇加工的繡花扇、火畫扇、竹殼畫扇、織扇等堪稱珍品,為海外遊客所喜愛。



進入八十年代,由於電氣化工業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電風扇大行於世,新會葵扇業已大不如前;然而作為工藝品將會永遠留於世上。

來源:新會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會旅遊 的精彩文章:

【新會史話】葵扇的悠久歷史(上)

TAG:新會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