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師父,為什麼都拜師入門了,還不教我畫符、看風水、做法事呀?

師父,為什麼都拜師入門了,還不教我畫符、看風水、做法事呀?

最近有很多學道者甚至包括我自己的徒弟經常有問我:師父,什麼時候教我們畫符看風水呀?下面,小道把陳玄真道長對此類問題的看法整理成文章,與諸位道友分享。

首先得跟大家普及一下道教用符咒、風水、法事處理事情的原理。

道德經開篇有云:道可道,非常道。這個「道」是指什麼?「道」指道理、規律。日升月落、晝夜交替是規律,春夏秋冬四季變換是規律,有陰有陽、有光有暗是規律,五行相生相剋也是規律,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規律,就是萬物守恆,也叫能量守恆。我們知道汽車跑得快,它的動能是由汽油燃燒的熱能轉換的,勢能、動能、熱能等能量都可以相互轉換,沒有無緣無故的產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消失,任何事情都是等價交換的,這些是科學都能解釋通。

還有一些無形的能量轉換就需要用宗教神學來解釋,有句話叫「破財消災」,怎麼解釋?你有錢了,可能會出去旅遊,旅遊途中容易發生事故,可能會出去喝酒,喝酒容易鬧事,或者損害身體健康等等,你失去了錢財,自然就失去了使用這筆錢財的慾望,安安心心的呆在家裡,什麼事都不會有,有時間陪家人、朋友了,可能還會收穫親情、友情,無形之中就消弭了一些禍事。

你佔了一點便宜,你以為賺了,憑你的聰明賺的,沒有損失,其實失去了更多,在朋友心中,你是個愛佔便宜的人,以後有什麼好事都不會找你合作,失去了友誼,失去了信任,失去得更多。

同樣,我們道教用符咒、風水、法事幫信眾處理事情,也是有代價交換的。用我們的功德、福報、乃至壽命、性命來交換。

兩個人畫符,同一個師父同時間教一樣的法門,一個是道觀做了多年道士,一個只是愛好者,同時出師,你會覺得誰畫的符有效些?可能老道士畫的線條粗細不均、歪歪扭扭,另一個美術書法功底好,畫出來的符跟印刷的一樣漂亮、精美,你選誰的?相信你們都會選擇道觀道士,為什麼?

首先道士是有功德在身,三寶護身的,放棄了繁華世界安逸享受,出家住觀清修,維護祖師爺的道場香火,使之能正常運營,起到宗教場所、度化人心的作用,這都是功德;其次道士特別是授過籙或者受過戒的道士,得天地人三界認可,有資格可以行法召將,賦予靈符靈力。這就是為什麼古代當道士要先做幾年苦力雜役的原因,都是在磨鍊性情、培養積累功德福報。

行法書符時才有東西可交換,當然幫別人處理事情了也會有功徳回報的,處理得好,事主滿意,功大於過,而你又收了別人的錢財,功德就抵消了。處理不好,事主的願望沒達成或者有偏差,過大於功,有損自己福報,所以就算我們學會了後,也不要隨隨便便就去幫人處理事情,要量力而行,隨緣而行。

有人會問,我們一直交換,會不會把功德交換完?答案是:會的。

當功德福報不夠時就會用本人的氣運甚至壽命、性命來交換。舉一個很直接的一個例子:宋代道士郭然,陝西人,雲遊至東莞,於今虎門鎮附近結一草廬而修行,恰逢某年天災,三年未雨,郭道長悲天憫人,決定為當地百姓行法祈雨。道行不夠,功德不夠,雨下不來,郭道長只好羽化,後果然天降甘霖,造福了一方百姓,功德巨大,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郭道長的功德,就修一祠堂供奉道長牌位,一直延續至今。

做法事是有代價的,因果越大,代價越大,當您的功德福報不足以承受時,就會以壽命或者性命來交換。所以修持自身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民間的一些陰陽師、風水師最後不得善終的原因,只知道一味的索取、揮霍和消耗,不知道積累修持,當祖上餘蔭消耗完後就消耗自己的福報了。而正統的住觀道士,每天上香、磕頭甚至掃地,都有功德在裡面,損掉的福德就會慢慢的修持回來。

民間有句話:功不足德來補,德不夠六親湊。這是民間關於法術的代償問題的俗語,你功力不足而使用了某厲害的法術,用什麼來代償呢,用你積累的人品,也就是你的福報,如果還不夠怎麼辦呢,用你家人的福報。

這裡有個問題,就是你福報都代償了,你自身的福報就降低了,運勢就會低落,各種衰敗都會隨之而來。

這就是為什麼道教徒拜師後要經過漫長時間的考核,師父覺得你心性、德行都合格後才會傳授法術的原因了。

凡是一入門或者不用拜師入門,在網上開個培訓班或者賣本資料所謂教材給你就能教會你法術符咒的,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騙子;二種對道法傳承理解不深刻的;第三種是跟你有仇的想害你的。

一定要警惕,你要明白自己的定位,你要想想自己有何德何能,花幾千塊錢或者拜個師就能學這麼厲害的法術或符咒,要能普傳沒有限制的話,某個德高望重的大德把它在電視或媒體上公開,讓全民都學會,這樣豈不是利國利民,功德無量。

厚德載物,這句話同樣適合這些想學道法道術的人,只有深厚的德行才能夠支撐法術的靈驗。

現在受網路、影視等影響,一些年輕人入道就幻想著想拜個「神仙」或者「大師」為師,拜師就可以學厲害的法術、神通,或者想修丹道的,拜師後就能打通任督二脈、大小周天的。試想一下,修行之人千千萬,比你先入門的,比你悟性好的、福澤深的、功德大的,大有人在,為何修成者寥寥無幾,自己有何德何能得此神仙眷顧?

這些都不切實際,修行還是要腳踏實地,修好人道,再悟仙道,以道御術,以術弘道,以善養德,以德培道。方可窺天道,得以圓滿。

(轉載自嗣漢天師府官方微信號 作者/程道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天師府「有情樹」的前世今生
木偶成精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