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為何不遷都南京?因為他沒有擔當,浪費了三次遷都的機會

崇禎為何不遷都南京?因為他沒有擔當,浪費了三次遷都的機會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崇禎皇帝的這一弔,也讓很多明粉為之大唱讚歌,稱明朝的皇帝都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崇禎皇帝的這一死,把國家讓給了外族,立足未穩的李自成很快在山海關被吳三桂和清朝聯軍擊敗,後果就是中國被清朝統治了兩百餘年。

崇禎皇帝上吊

那崇禎為何不願意遷都呢?或者說他有沒有想過遷都?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他為什麼又沒有遷都呢?那是因為他缺乏承擔責任的勇氣,缺乏一個領導應該具備的果斷,說得更狠一點,就是不像個男人。而且,也有大臣勸說他遷都南京,但是他都沒有採納,而且是錯失了三次遷都的機會。

第一次是機會是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此時李自成已經在西安稱帝,正在整軍東征,目標直指北京,崇禎皇帝召見了一名官員——左中允李明睿,左中允是明代主管皇后、太子家族事務的機構詹事府的一名屬官,正六品。崇禎詢問他應對時局有何良策?李明睿讓崇禎皇帝屏退左右,悄悄地說:「現在唯有南遷可以緩眼前之急。」崇禎聽後,沉默半晌後,問道:「不知道天意如何?」看起來還是猶豫不決,李明睿見皇帝如此,便順勢說到:「所謂天意,還是靠皇上聖心獨斷。」

李明睿劇照

聽了李明睿的建議,崇禎皇帝還是比較滿意的,其實他心裡也想遷都,但是又礙於面子不願意自己提出,現在李明睿提出了正好可以就坡下驢。但是,崇禎並沒有將此事提上日程,雖然崇禎賜宴李明睿,但是並沒有馬上開始實施。

第二次機會則是在一個多月後的二月初八,李自成進展迅速,已經攻克了山西太原,李明睿再次上疏建議南遷,這一次崇禎皇帝將詔書下發給各在京官員討論。詔書發出去之後,京官們各有各的算盤,有的人在京城有大把產業,一旦遷都,京城肯定被放棄了,這些產業也將不保,對於這些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們不願意遷都。

李自成

還有一些人並不是出於利益,而是出於道德,而這所謂道德也是迂腐至極的道德。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將主張南遷斥為邪說,認為是臨陣脫逃,棄祖宗基業於不顧,還上疏道:「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光時亨如此一鬧,朝廷上下輿論嘩然,崇禎皇帝雖然心中大怒,甚至私下說到:「光時亨阻我南遷,本應處斬,但是姑且饒了他這一次。」但是,在滿朝文武的反對聲中,崇禎皇帝又將遷都計劃擱置了。

而第三次機會則是崇禎自己拒絕的,三月,李自成的大順軍已經逼近北京城,而且已經無險可守,崇禎皇帝再次召集大臣討論如何應對時局。此時,有大臣提議,送太子到南京坐鎮,而崇禎皇帝留守京城。從整個國家角度來說,這並非一個壞主意,但是提議的大臣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個建議將崇禎皇帝置於了危險之中,而最終做這個決定的還必須是崇禎本人。很顯然,他高估了崇禎皇帝的擔當。

崇禎皇帝冷冷地說了一句:「言遷者欲使朕抱頭鼠竄耶?」這讓滿朝的文武官員渾身大汗,嚇得一言不發,而此後,再也沒人敢做這樣的建議了,甚至不敢對是遷是守做建議,而崇禎皇帝也徹底放棄了遷都的計劃。當然,李自成也沒有留給他更多的時間,半個月後,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城。

崇禎皇帝

縱觀崇禎皇帝在最後時刻對於遷都的表現,一開始是欲據還迎,雖然心裡想遷都,但是還不願意自己提出,於是借李明睿之口說出來。遭到大臣們的反對之後,崇禎又不敢拿出帝王的獨斷魄力,屈服於了大臣們的私慾。到最後,面對送太子到南京的權宜之計,又不願意犧牲自己,最終葬送了大明王朝和漢民族。

其實,如果崇禎皇帝能夠遷都南京,將北方讓給李自成和清朝兩虎相爭,自己率領明朝在江南半壁休養生息,幾年或者十年之後,恢復失地也並非不可能。大家覺得呢?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農民軍死灰復燃,逼得崇禎設立明朝最大官職,洪承疇兩次擦肩錯過
明朝皇帝親自賣官,尚書、總兵只需要一百兩黃金,卻實屬無奈之舉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