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一種友誼叫朱德的眼淚!

有一種友誼叫朱德的眼淚!

周恩來總理和朱德總司令是幾十年的革命老戰友了。

相識萊茵河畔

1992年冬,遠赴德國為求革命真理的朱德,在柏林萊茵河畔相識了周恩來,從此他們一世的情誼在此時生根發芽。他們一見如故,如高山流水遇知音一樣,一談就是一整夜。在一晚的暢談之下,朱德十分欽佩這個比他小12歲的周恩來同志。周恩來也在了解了朱德迫切尋求革命真理後,盛情邀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秘密黨員。從此,朱德走向了一生的新一條光明大道。

共事南昌起義

之後,周恩來和朱德先後都回了國。一開始他們回國後的交集並不多,周恩來代表共產党參加了統一戰線的領導工作,而朱德則作為秘密黨員,被派去做軍隊工作。

直到1927年7月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同作為中國共產黨武裝力量的主要締造者之一的他倆,終於在8月他們一起領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對國民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為建立革命的人民武裝作出了貢獻。

他們互相尊重,政治上互相鼓勵,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互相關懷,情誼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在慢慢的加深,逐漸地成了生死與共的"「兄弟」,在彼此心中都有著很重的份量。

見證一條毛毯0

生活簡樸的朱老總,一直把一條起義軍高級將領董振堂贈送的毛毯帶在身邊。這條毛毯也隨著朱老總在中央蘇區經歷了五次反「圍剿」的日日夜夜,後來又隨著他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烏蒙磅礴走泥丸,來到了陝北。

西安事變發生後,周恩來接受毛主席的指示,去西安處理事變的善後事宜。而當時正值隆冬,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老總想到周恩來頂風冒雪地前往西安,怕凍壞了周恩來的身體,就從家中拿出這條毛毯轉贈給了周恩來,好讓他沿途禦寒。

1937年4月25日上午,周恩來乘坐一輛大卡車由延安出發去西安參加國共和談。車行至延安南邊30餘公里的勞山時,突然遭到一股200多名土匪有預謀的伏擊。在多人受傷和陣亡的情況下,攜帶著這條毛毯的延安衛戍司令部參謀長陳友才,在身中6彈的情況下,依然頑強地挺立在卡車上,指揮警衛人員還擊敵人,掩護周恩來脫離了險境,而壓在陳友才身體下邊的這條毛毯浸透了他的鮮血……

後來,朱老總前線吃苦,周總理又將這條一針一線縫補好的毛毯重新回贈給了朱老總。之後這條毛毯伴隨著朱老總一直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迎來了新中國的光榮誕生!

這條普普通通卻又不普通的毛毯,在見證了老一輩周總理和朱老總的無限深情後,現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內。

情誼一生一世

1976年1月8日,比朱德小12歲的周恩來與世長辭。那時,家人根本不敢告訴朱老總,所以那天下午,朱老總還去接見了外賓,接受了國書。回來後,康克清先慢慢地對他說:「總理病情最近惡化了。」他對此還表示不想相信:「有那麼多的好大夫給總理治病,病情不會發展得那麼快的。」

可是,這個世界總是事與願違,在晚上八時,當朱老總得知總理逝世的消息後,這個指揮過千軍萬馬的老帥,兩行老淚就這樣淌了下來。

朱老總在聽說周總理「要把骨灰撒在祖國的大地和江河裡」時,他很嚴肅地說:「過去人們死後要用棺材埋在地里,後來進步了,死後火化,這是一次革命。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恩格斯去世後的骨灰是撒在大海里,而總理要把骨灰撒在祖國的大地上和江河裡,這也是一次革命。總理為黨、為國家、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個真正的徹底革命家。」他越說越悲傷,眼淚越發止不住,「你們知道總理的革命歷史嗎?」「你們應該了解總理的革命歷史!」他不止說這些,還要講總理革命的一生。他身邊的人怕他傷心過度,不讓他說,他就自言自語:「你們知道總理的革命歷史嗎?知道嗎!」他因過度傷悲,把自己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在周總理遺體面前,他掉下了可能一輩子都沒流過這麼多的淚……

十里長街送總理,革命老友淚長流。

同年7月6日,朱德總司令也與世長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秦漢唐明 的精彩文章:

他是武松最鐵的兄弟,隱藏在梁山的高人,但不是魯智深
妲己的3種發明:一種已消失,一種變家庭用品,一種中國人都在用

TAG:周秦漢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