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一個囚犯,成為曹魏大將,自殺前大呼19個字,卻嚇死司馬懿

三國一個囚犯,成為曹魏大將,自殺前大呼19個字,卻嚇死司馬懿

漢末三國時期,有很多厲害的囚犯,在改變身份之後,能大放異彩。例如蜀漢的彭羕,在投奔劉備之前,是劉璋的囚犯,後來卻得到了龐統和法正的聯名舉薦,並受到了劉備的賞識,《三國志》記載:「先主亦以為奇,數令羕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識遇日加。」蜀臣張裔曾被囚在東吳數年,一直努力藏拙,卻在吳蜀關係修復之後,立馬被諸葛亮索回,成為了蜀漢的一代名臣,等等。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原本也曾是一介囚犯,不過他的經歷,卻更加傳奇。他是誰呢?

此人名叫王凌,是漢末司徒王允的侄子。當初王允設計誅殺董卓之後,又被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殺害,其三族也被夷滅。按理說當時就該殞命的王凌,卻翻牆逃亡,回到了故鄉太原。後來,他卻因為犯事,淪為了階下囚,只不過運氣太好,遇到了曹操,並受到了曹操的賞識,再加上他犯的並非什麼大事,於是被曹操徵辟,並逐漸成長為了一員大將。如果僅是這樣的話,他的一生還不算傳奇——他征戰一生,立下無數功績後,在晚年又搞了個大事情。

眾所周知,公元249年的時候,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雖然沒有傾覆魏室,並總攬朝政大權,把魏帝曹芳變成了傀儡。很多人覺得此事不能忍,王凌就是其中之一。於是駐紮在壽春,防守東吳的他,不顧自己已經年盡八旬,與自己的外甥令狐愚等人策划起兵,試圖推翻司馬懿。只不過,期間令狐愚去世,王凌也遭到了他人的出賣,所以他還沒有起兵,司馬懿的大軍就到了壽春。

王凌的本意,就是為了維護魏室,維護大魏的皇室,以及臣民,所以在明知必敗的情況下,他不想牽連壽春的百姓,為自己陪葬,只能向司馬懿請降,再一次淪為了囚犯,甚至被定義為反賊。不過此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司馬懿派人將他押解回京都,他卻在途中路過好友賈逵的祠堂時,選擇了自盡。

他此時自盡,並不是害怕回到京都之後,會受到折辱,而是因為他不甘,也不願背上反賊的罵名。所以,他在自盡之前,曾高呼十九個字,為自己鳴冤,也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三國志》注引《干寶晉紀》曰:「凌到項,見賈逵祠在水側,凌呼曰:『賈梁道,王凌固忠於魏之社稷者,唯爾有神,知之。』」意思是說,王凌在賈逵祠前,高呼道,或許只有賈逵的亡魂,能夠理解王凌並非要造反,僅是反對司馬懿罷了。

當時,王凌死了,正直的賈逵也早就去世了,朝中縱使有人痛恨司馬懿,也沒有勇力,更沒有實力,與司馬懿抗衡,按理說,這個時候司馬懿應該安心了。可是,正是因為王凌最後的十九個字,司馬懿也很快就去世了——「其年八月,太傅有疾,夢凌、逵為癘,甚惡之,遂薨。」也就是說,因為心虛,司馬懿總是夢到王凌和賈逵,最終被生生嚇死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王凌果然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囚犯——他初為囚犯,就偶遇曹操,終成一代名將,甚至年近八十,還敢起兵與司馬懿抗衡。再為囚犯,留下十九個字,死後還能生生嚇死司馬懿。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慈禧年輕時究竟有多美?真實容貌還原曝光,跟某個歌星有點像
張郃和魏延究竟誰更厲害?張郃陣亡後,魏延19個字道出真相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