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什麼國產戰爭片戰鬥場面,總是二三十人?因一個原因,很難擴大

為什麼國產戰爭片戰鬥場面,總是二三十人?因一個原因,很難擴大

其實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導演和編劇,不懂軍事,更加不懂具體的戰鬥當中的技戰術配合。第二個是,即便有歷史顧問,軍事顧問,其實大部分對於古代戰爭史,具體的排陣指揮和戰鬥隊形組織,並不熟悉。歷史顧問只是能說歷史故事,但是要說古近代軍隊的具體作戰方式編組和武器類型,就不一定精通了。

第三個是,沒有那麼多合適的群眾演員,我國過去拍攝的電影比如宋景詩,平原游擊戰,南征北戰。參演的群眾演員很多本身就是解放軍,而且很多人都有實戰經驗,因此無論是隊形,跑位,操作武器等等,都非常真實。

但是不是每一個電影都能調動軍隊充當群眾演員,現在在影視城的那些群眾演員根本不懂軍事常識,就連三個月新兵訓練都沒有經歷過,為了省錢,隨便拉幾十個群演,一個人一天幾十塊發2個盒飯,就解決問題了。

外國戰爭電影可以拉出來很多,具有軍事素質的群演。主要原因是外國的戰爭扮演非常火爆,從古代戰爭,到拿破崙戰爭,南北戰爭一直到越戰,歐美經常組織起數千人參加的戰爭重演,所有道具,裝備,服裝細節,都非常考究符合歷史真相。

外國本身就有大批熟悉古近代戰爭,經常參加戰爭重演的人。其實就方便了,一些戰爭大片尋找成熟的群眾演員。

如果,我國導演也找影視城外面的群演,就算找幾百個,也拍不出什麼效果。你不可能在開機前2個小時,就教會他們所有的技戰術動作,班排組合的跑位,進攻和防禦動作等等。如果這樣還不如,隨便找二三十個人,省點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兵堂 的精彩文章:

美國有仇必報?飯菜下毒俘虜一整隊伊朗特種兵,被逼集體下跪示眾
崇禎遠不如清朝咸豐皇帝:咸豐打敗太平天國,崇禎卻敗給李自成

TAG:精兵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