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學術之路(下)又見康橋

學術之路(下)又見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我們告別牛津,來到這座「劍河上的橋」。與被稱作「大學中有城市」的牛津不同,劍橋是「城市中有大學」,這裡雖然充溢著濃厚的學術氣息,但依然保留著古老與現代並存的狀態。

國王學院

和牛津類似,這裡也有著許多赫赫有名的學院,從最著名的國王學院開始。這座學院成立於1441年,由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六世設立創建,因而得名「國王」學院,學院中庭還豎立了亨利六世的銅像。

國王學院的哥特式風格頗為壯觀,國王學院禮拜堂是整個學院的標誌性建築,由國王親自設計,修建了近100年才完工,現在是劍橋引以為豪的標誌性建築,你常常看到明信片上的劍橋風光很多都是在禮拜堂外的草坪上所取的景色。

據記載,當時亨利只有19歲,他在1441年的激情星期日在劍橋放置了「Oure Lady and Seynt Nicholas」的第一塊石頭。最初,這裡只有一名教務長和12名貧困學生(使徒人數),但隨後,亨利決定採取更為宏大的計劃,他讓70位學者(代表耶穌選擇的70位早期福音傳教士)來此受教。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是劍橋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的學院,從亨利八世1546年創立以來就擁有著非凡的榮譽和學術成就,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包括牛頓、培根、拜倫等等,現在在這裡還可以找到他們的雕像。三一學院擁有古老的中世紀的建築,在這裡你還能找到當年牛頓被蘋果砸到的那棵蘋果樹。

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亨利八世的統治時期,其大多數主要建築可以追溯到16世紀和17世紀。 學院最古老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國王大廳時期,包括中世紀鐘樓後的景緻,以及建於16世紀初的大門。

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建築都是通過Thomas Nevile的努力建造的,他於1593年成為三一學院的大師,隨後Christopher Wren爵士設計的圖書館建成,這座圖書館藏有許多珍寶,其中最古老的是8世紀的聖保羅書信副本。

想像下從16世紀的弗朗西斯·培根,以及艾塞克斯伯爵、伊麗莎白一世、詩人喬治·赫伯特、安德魯·馬維爾和約翰·德萊頓一同聚集在三一學院。

19世紀末20世紀初與三一學院有著不解之緣的著名人物包括電磁學理論的作者麥克斯韋爾; 兩位原子物理學的先驅J·J湯姆森和歐內斯特盧瑟福;歷史學家G.M·特里維廉;哲學家羅索爾和印度第一任總理、小說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一起在這座古老的建築中譜寫詩篇。

圖書館

而劍橋大學還有一處不得不去的地方便是它的圖書館,它創建於142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原來藏書全靠捐贈,自1709年法律規定英國出版的所有圖書都必須交送該館之後,藏書量劇增。現在擁有六百多萬本藏書,包括很多名人的論文、手稿,而且還有10萬冊中文書籍。

早在十四世紀中葉,劍橋大學就擁有並在其庫房中保存了一小部分書籍。到十六世紀末,圖書館擁有多達600本書籍。然而,與其他英國圖書館一樣,大學圖書館遭受了宗教改革的破壞,好在雖然1557年製作的圖書館目錄不到200冊,但圖書館早期的大量書籍和手稿還存在著。

1574年,彼得豪斯大師安德魯·佩恩得到了坎特伯雷大主教馬修·帕克以及包括尼古拉斯·培根爵士在內的其他贊助人的支持,以恢復圖書館的館藏。到十六世紀末,圖書館的藏書量達到了1000冊。

十七世紀上半葉包括1632年由白金漢公爵夫人提供的阿拉伯語和其他手稿,並在1647年購買了希伯來語的藏書,蘭貝斯圖書館收藏的10,000冊圖書遺贈給了圖書館,但在1660年恢復君主制後,應新任大主教威廉·朱森的要求而返回。另外這裡還藏有並被譽為九世紀威爾士語最古老的書面遺骸。

自二十一世紀初以來,圖書館通過「法定存款圖書館法」重點關注其數字館藏,該法案將法律存款擴大到包括2003年的電子材料,以及2010年劍橋數字圖書館。

數學橋

除了劍橋當然還有數學橋,它跨過在劍橋大學校園內的劍河,實際上數學橋是它的非官方名字,它的官方名稱是「木橋」。

由威廉·埃瑟里奇設計,並在1749年由詹姆斯·艾塞克斯興建。

數學橋在1866年和1905年重建,但是原本的設計並沒有改變。

再次回到這座城市的象徵——劍河,在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劃著小船,岸邊儘是劍橋大學校園的華麗建築。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

- END -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藝術人文 | 興趣旅行 | 品質生活

* 新的藝術星球分享會微信群開通啦!

(請備註來自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voi 的精彩文章:

12個讓人一頭霧水的法國俚語
一窺日本新型態閱讀旅宿

TAG:artv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