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能者多勞」杜聿明:自己最得意的進攻計劃沒實施卻被蔣叫去救急

「能者多勞」杜聿明:自己最得意的進攻計劃沒實施卻被蔣叫去救急

文|馮傑

蔣介石(前)和杜聿明(後)的合影,攝於 1948年

國共內戰進入1948年,國民黨軍隊已是筋疲力盡,士氣消沉,幾乎每戰皆北,與此相反,解放軍士氣旺盛,奮戰不息,鮮有敗績。9月24日,山東省會濟南宣告解放,消息傳到南京,蔣介石憂心忡忡,「三夜來未得安眠,而以昨夜為甚。本晨二時醒後,輾轉不安,以濟南失陷,對外對內關係太大,有損於政府威信莫甚。政局、外交、經濟更為拮据,共匪必益猖獗,軍事尤為劣勢,自覺無顏立世矣。」

杜聿明之前一直認為華東解放軍無力攻堅城市據點,濟南失守令他大吃一驚,「要打開國軍到處挨打被消滅的危局,必須爭取主動,先發制人。」因此,擬了一個「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打算集中徐州國民黨軍主力,乘中原、華東解放軍東西分離之際,殲滅華東解放軍一部,以振奮士氣。具體任務區分是:華中國民黨軍牽制中原解放軍,不使其東進,但不與其進行正面作戰;徐州方面則以一個綏靖區的兵力守備徐州,以一個綏靖區擔任徐州和蚌埠之間的護路任務,另一個綏靖區擔任總預備;前進指揮部指揮4個兵團,以迅速奇襲之戰法包圍華東解放軍之一部而殲滅之,進而擊破其主力,收復泰安和濟南。

「預料再過二十天或一月之後,共軍勢將發動攻勢。」杜聿明得知解放區已有「消滅黃百韜,再打邱清泉」的口號標語,判斷大戰迫在眉睫,建議速定大計。劉峙原則上同意發動山東攻勢,只是覺得留守徐州兵力過於弱小,提出第3綏靖區與第13兵團或可對調任務。事不宜遲,杜聿明急赴南京請示參謀總長顧祝同,但顧持重謹慎,不敢做決定,要杜到北平直接請示「最高領袖」。當時遼西戰事緊急,蔣介石忙於抽調華北部隊增援東進,先是表示「待研究以後再說」,後又批複「此案可行,交顧總長核辦」。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爆發,大隊國民黨軍正在行軍開赴前線

顧祝同看到批示仍是猶豫不決:「你們發動攻擊,有無把握?」杜聿明胸有成竹地說:「關鍵在於華中黃維兵團是否能將中原共軍牽制住。如果能牽制住的話,徐州方面打華東共軍各縱隊是有勝算把握的。」顧祝同又問:「萬一中原共軍劉伯承竄過來怎麼辦呢?」杜聿明信心滿滿:「我們採取穩紮穩打的戰法,即將主力集中,形成一個圓形態勢,使敵人鑽不了空子,吃不掉部隊,一旦抓住敵人一部,即迅速放膽猛攻,將其包圍消滅。萬一劉伯承竄到徐州附近,我軍即將華東共軍阻止於微山湖以東地區,先集中主力,協同黃維兵團擊破劉伯承後,再視情況擊破陳毅。」

「少壯派」既然如此信誓旦旦,顧祝同不便再加阻攔,「這樣的穩紮穩打是可以的,等我同白健生(白崇禧)商量後再同你說。」白崇禧時任華中「剿匪」總司令,負責中原及長江中游地區作戰,主要對手就是劉伯承。顧、白具體溝通細節不為人知,據杜聿明回憶,10月5日,顧說:「白健生同意這樣打,你回去照計劃實行好了。」第12兵團隸屬華中「剿總」戰鬥序列,司令官黃維證實,白崇禧的想法與杜聿明類似,「濟南失守,共軍勢必南下。」「要以攻為守,牽制中原共軍東進津浦路與華東共軍會合」。

執行各方基本達成共識,杜聿明急忙返回徐州,召集第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第13兵團司令官李彌、第16兵團司令官孫元良等人會商軍事,一致同意機動出擊及守備徐州的戰略戰術。「只要劉伯承、陳毅的部隊不能合流,對他們採取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有如泰山壓頂,是有八九分勝算把握的,不但可以一舉收復濟南,也可以嚴重打擊尚未休整好的陳毅部隊。」杜聿明頗為自負,彷彿穩操勝券,但他的「雄心壯志」很快被蔣介石喊停。「10月15日清早,我正上車出發到前方指揮時,忽然蔣從南京來電,叫我不要執行這一計劃,在飛機場等他一同到東北去。」原來,東北解放軍攻佔遼西重鎮錦州,瀋陽、長春危在旦夕,能者多勞,蔣介石只得拉上杜聿明充當消防員,先往黑土地「救火」。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領域最有可能出現世界性聲譽的中國企業家,當初處處受人限制
賽馬是如何成為「貴族運動」的?英國國王不但制定規則還參與比賽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