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有些媽媽總是覺得寶寶沒吃飽,孩子一哭就以為是餓了。有很多媽媽分不清寶寶哭是什麼原因,以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要吃奶,其實寶寶也可能因為尿布濕了、需要愛撫、困了或不舒服而哭。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過度餵養會給寶寶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過度餵養會加重寶寶消化器官的工作過度餵養易腦疲勞

為消化過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擴張,有限的血液和氧氣從頭部轉移到消化道,腦細胞會因而暫時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過度餵養還會導致寶寶大腦早衰

研究發現,早衰物質會因飲食過飽於飯後增加數萬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智力偏低。

嬰兒期過度餵養會增加兒童肥胖(5~6)的危險性

而今對「兒童期肥胖對成人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癌症)的影響」課題的深入研究表明,嬰兒期的肥胖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這種肥胖會影響其一生的健康。

接下來判斷寶寶為什麼哭的先後順序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其次寶寶哭並不就是餓

寶寶哭的3種常見原因

寶寶的哭泣主要分為三種情況,分別表達三類不同的含義:生理上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以及生病的信號。不同情況寶寶的哭聲是不一樣的,仔細觀察就能讀懂寶寶的哭泣。

■ 生理需要是小寶寶最常見的哭泣原因:

我餓了:這時的哭聲很洪亮,而且哭的時候頭來迴轉動,小嘴一碰到東西就會有吸吮的動作。

我熱了or冷了:寶寶感覺熱的時候,往往會哭得滿臉通紅,頭上身上都濕乎乎的;寶寶感覺冷的時候,哭聲會相對低弱些,手腳冰涼、身體蜷縮,甚至臉色蒼白。

我睡得不好:這種哭鬧可能是睡姿不舒服、做夢、睡眠習慣不好或睡眠環境不佳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及時給寶寶安慰,比如讓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或者輕輕拍一拍寶寶。

■ 在排除生理因素後,如果小寶寶還哭,可能就屬於心理方面的需要了:

我要撒嬌:當寶寶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時,就會發出聲調比較高的哭聲,但一般不會流眼淚。

我生氣了:如果撒嬌沒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有什麼事情讓寶寶感到憤怒,此時的哭聲與撒嬌時相比,聲音更高,甚至有些尖厲刺耳。

我很難過:寶寶感到難過的時候,哭泣的聲音聽起來也是比較低沉的,有點像嗚咽聲。

■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生病不舒服的哭泣:

如果小寶寶生病了,因為感覺很不舒適,哭聲會比平時尖銳,往往還哭個不停或者是一陣陣地哭鬧。同時,寶寶還可能表現出煩躁不安、臉色不好,有時還會帶肢體動作,比如握拳、蹬腿、抓撓某個部位等等。

我肚子不舒服:常見的疾病中,急腹症和腸疊套的哭鬧比較典型,是一陣陣的大聲嚎哭,寶寶表現得十分不安、臉色蒼白、出汗。

我發燒了:如果是因為發燒引起的哭鬧,寶寶也會顯得煩躁不安、面紅耳赤,用手摸寶寶的額頭或身上會感覺發燙。

我耳朵不舒服:如果寶寶一邊哭一邊用手去抓某一部位,很可能是那個部位存在病症。比如用手抓耳朵,可能是中耳炎、外耳道異物等;用手抓鼻子,可能是鼻子不通氣或者鼻子里有異物。

防止一哭就喂引起過度餵養

科學的嬰幼兒餵養方法

輔食添加原則:

1、嬰兒輔食添加不要早於4個月,最晚不要晚於6個月。

2、6個月是寶寶添加輔食的關鍵時期。

輔食選擇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醫生提示:

嬰兒在6個月的時候,最適合吃泥糊狀的食物,此時就要提供給他,讓他練習吃泥糊狀食物。要是錯過了這個時期,再給他吃,可能他就不太願意吃了。

餵養規律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嬰兒哭鬧時,不一定就是他餓了,家長需要注意孩子發出的飢餓信息,避免過量餵食。

神技巧」 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

小寶寶偶爾會無緣無故的大哭起來,尤其是在哺乳低谷期,寶寶哭鬧不止麻麻真的會抓狂崩潰的!

教媽媽們一個特別奏效的方法,可以讓0-3個月的小嬰兒迅速停止哭鬧

步驟如下

首先抱起嬰兒,然後輕輕的把他的雙臂在胸前交叉,用你的雙手裹住孩子,而不是毯子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接下來45度角斜抱寶寶,輕輕的前後晃動,抖動他的小屁股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用你的手托住屁股,掌根肉肉的部分正是寶寶完美的「坐墊」,有節奏的顫動,這樣的姿勢會讓寶寶感覺在媽媽的子宮裡,很安全、很享受

寶寶哭並不就是餓!一招教你讓小寶寶瞬間不哭鬧!(建議收藏)

強調

很多媽媽缺乏育兒經驗,總覺得寶寶哭就是因為餓了,二話不說就給寶寶喂起奶來。由於小寶寶的神經尚未發育成熟、健全,仍保有吸吮反射能力,任何東西只要放到寶寶的小嘴,他就會用力吸吮。這樣媽媽很容易將寶寶的哭鬧與飢餓直接聯繫起來。

一哭就喂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加重寶寶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肥胖症,還會致使寶寶腦疲勞,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

哭是寶寶表達需求的方式,因此,無論是他們不舒服,如:尿濕了、太熱、太冷、無聊孤單、想睡覺、環境太吵,或是生病等,寶寶都會以哭泣來表達他們的感受與需求。媽媽要仔細觀察一下寶寶的情況,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安撫。如果實在不知如何是好,最好先諮詢兒科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親子成長 的精彩文章:

這2種愛孩子的方式,卻傷孩子最深!
過敏的孩子為什麼越來越多?主要問題還出在養育方式上!

TAG:兒童親子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