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一哭肚臍就凸出來!臍疝3現象需警惕

寶寶一哭肚臍就凸出來!臍疝3現象需警惕

什麼是臍疝?

臍疝在新生兒階段相當常見,通常是因為肚臍下的筋膜層及腹直肌尚未完全生長密合,當寶寶腹部用力、咳嗽或哭鬧時,導致腸子脫出將肚臍往外頂,便會造成臍疝。

新生兒臍疝氣的發生率約為15%,其次是成年女性(特別是孕婦或生過孩子的媽媽)比較常見。

寶寶一哭肚臍就凸出來!臍疝3現象需警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臍疝的3大明顯癥狀:

通常出生幾個星期內臍帶脫落後就可以看到是否有臍疝,但有些小孩長大一點後才會得。

癥狀1、寶寶哭鬧時,肚臍部位會更加凸腫明顯。

癥狀2、臍疝大小不一,但很少有直徑超過2.5公分的,輕輕一壓可將凸出的肚臍推回腹腔內。

癥狀3、大多數臍疝寶寶並不會有高燒、紅腫及疼痛不舒服。

大部分臍疝會自然痊癒,無需特別治療。

一般來說,臍疝不會痛也不危險,若疝氣臍裂孔小於1公分,即使不做任何處理也會自行閉合,大部分臍疝在3歲以前都會自行消失。

除非小孩有以下情況,就可能需要在6歲前動手術:

1、疝氣很大超過2公分以上,而且到了4歲還沒有開始縮小

2、疝氣鼓起處生紅腫、變黑等發炎現象,代表腸子可能被腹直肌給卡死了

寶寶一哭肚臍就凸出來!臍疝3現象需警惕

疝氣的外觀對你或孩子有影響

若能即時發現先天性的疝氣問題,手術非常簡單,只要開一個不到半公分的小洞,將疝氣囊綁起來即可治癒。但若超過5歲未經手術治療,風險便會隨著年齡逐漸提高,拖到成人才發現,手術與術後恢復要更花時間。

臍疝可以用硬幣壓回去嗎?

老一輩的人會建議拿硬幣貼在寶寶的肚臍上,在用膠布黏貼,據說可以防止肚臍凸出。但醫學認為,此舉並沒有改善臍疝的效果,反而容易使寶寶有接觸性皮膚炎,特別是在夏天,更容易因為皮膚不透氣而出現痒疹。

新生兒臍帶怎麼護理?保持乾燥很重要!

臍疝會造成肚臍凸出,因此這個部位較為脆弱,要預防寶寶用手指摳抓肚臍周圍,以免臍帶感染引發臍帶炎。除此之外,洗完澡後用碘伏消毒肚臍,先以棉棒沾取碘伏擦抹肚臍周圍,接著再用棉棒擦抹肚臍周圍;同時也要避免讓肚臍包在尿布之下。

寶寶一哭肚臍就凸出來!臍疝3現象需警惕

照顧臍疝的寶寶,請注意4大重點:

1、留意寶寶生理變化:要多多觀察寶寶的活動力食慾和排便狀況。

2、多觀察肚臍狀況:可以偶爾輕輕的推壓臍疝的位置,確認觸感還有周圍皮膚顏色是正常的。

3、不要迷信偏方:不需刻意要拿硬幣或是其它東西壓住臍疝,這樣並不會讓它好的比較快,反而增加摩擦感染和接觸性皮膚炎的機會。臍疝的癒合,是肌肉變有力後才會消失,單純壓進去沒用的,放開隨時會彈出來。

4、寶寶穿著衣物要柔軟:與臍部接觸的內衣柔軟,會減輕寶寶不適的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不著急出手相救,孩子可以學更多!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