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中日戰爭後,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對原住民村莊實行燒殺

甲午中日戰爭後,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對原住民村莊實行燒殺

1、日軍第二聯隊從台南乘火車到南投,再到合歡山發起攻擊,戰事結束後從東部的花蓮港返回台南。 圖文/普希金皇村

2、攻克太魯閣群後,日軍在回程中來到新城,以勝利的戰果昭告他們的前輩,意思是」我們替你們報仇雪恨了」。

3、日軍與普吉康、布奇索伊兩社投降民眾

4、日本軍人以武士刀行刑,照片最左方的日本士兵,自家人甚至驚嚇地以雙手托腮以平撫情緒。這名原住民屬於西卡要原住民群,日軍覺得他是難以馴服、不願低頭臣服的」凶番」,須以最血腥的方式處決,方能恫嚇其他原住民。

5、索羅康一家老小與日軍、日本國旗合影,面無表情。

6、圖中兩個原住民,大人叼著煙斗,小孩則叉腰,兩人同時看著鏡頭。大人或許場面見多了,還能從容的叼著淤斗,小孩則一臉茫然。

7、只要原住民抵抗,日軍一貫的手段就是燒庄,而且是片甲不留的燒,以徹底懾服原住民的反抗意志。日軍的殘酷手段,至今太魯閣群仍有老人義憤填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四大丫鬟之一的襲人是奴性性格還是奮鬥型性格?
抗日戰爭期間的戰區制是如何變化的?為何從五個增加到十個?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