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逃亡9年,制毒31噸,生死看淡,挑釁警察,這個走火入魔的化學天才堪稱中國版絕命毒師

逃亡9年,制毒31噸,生死看淡,挑釁警察,這個走火入魔的化學天才堪稱中國版絕命毒師

原標題:逃亡9年,制毒31噸,生死看淡,挑釁警察,這個走火入魔的化學天才堪稱中國版絕命毒師


有一部知名度非常高的美劇——《絕命毒師》


被非常多的人奉為經典,逢人必薦


頗有此劇不看,終生抱憾的架勢。


其最終季在豆瓣收穫了7萬多人打出9.6的高分,依然有觀眾忿忿不平:

分太低了。



然而,電視劇永遠沒有現實精彩。


中國,真實地存在過這麼一位毒梟。


「老白」和他一比,不誇張地說,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北京衛視紀實類節目《檔案》和河北衛視的《穿越經典》,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做過他的紀錄片。



1996年,西安交通大學,一個退了休的老教授,接待了一個名叫劉招華的「好學」青年。


他聲稱來請教教授一個化學問題:


研製一種減肥藥的過程中,在結晶這個環節卡住了。

教授查閱了相關資料,確定了年輕人所說的這種原料,確實是減肥藥的一種成分,然後在簡陋的實驗室里,教會了他這種結晶的工藝。


然而,這個「虛心好學」的年輕人,卻沒有把這技術用於生產減肥藥,而是為了製造——冰毒



他最終製造了多少冰毒呢?


31噸。


而且,他製造的冰毒濃度,高達99%,這項技術,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罕見的。


因這驚天的罪行,人們把他稱作「中國第一大毒梟」



劉招華,出生於福建省福安市。


從小成就優異,在一次省級的中學化學競賽中,還得過二等獎


在高二那一年,因為家庭貧困,不得不放棄學業,謊報年齡應徵入伍,成為了武警福州邊防支隊的一名士兵



劉招華在部隊的表現,非常積極,2年後,獲得了去福州武警指揮學校學習的機會。


畢業後,他被順利地提了干,成了排長


這樣,劉招華成了當年老家那批士兵中,最先被提乾的,也是唯一一個



1988年,劉招華任武警福州邊防支隊平潭縣大隊嶼頭派出所正排職幹事,因貪污公款145.15元受到支隊行政記過處分和團內嚴重警告處分。


有了這個污點,劉招華的士兵生涯,提前終結了。


可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是劉招華精心策劃的一起事件。

原來,劉招華已經遠遠不滿足於當時服役15年才能復原轉業的規定和待遇,所以在做賬時,故意暴露了自己貪污的事實。



就這樣,劉招華離開了部隊,轉業成為了一名福安市人民法院的法警


擔任法警時曾立「三等功」,被評為法院的「先進工作者」。


就這麼一位幹什麼都能得到「優」的人,卻走錯了之後的路。



90年代初,劉招華抽調去招商引資,被視為得了「肥缺」,劉招華藉此和一些領導混得很熟,還認識了不少外商。


劉招華極度渴望暴富的心態被一位台灣商人看透,在台商循序引誘之後,劉招華開始了「冰毒生意」。


台灣人從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服用安非他命興奮劑開始談起,給劉招華上了一堂冰毒製造的啟蒙課。


還將有關冰毒的資料,提供給了劉招華,並送劉招華100g的麻黃素——冰毒製造的原材料。


幾天後,在一家賓館的衛生間里,劉招華只用了兩三個小時,就合成了冰毒。


面對賺錢的機會,劉招華絕不猶豫。


很快,他就開始著手製造冰毒。



但是,當時國家已經開始嚴控冰毒原材料麻黃素的買賣。


劉招華絞盡腦汁,投入40萬元開始研究取代麻黃素的其他化學物質。於是,出現了開頭所說,前往西安交通大學,從一位退休教授那裡,以討教為名,騙取結晶方法。


一年之後,劉招華真的找到了一種麻黃素的替代品。


他利用新型的冰毒合成技術,開始大規模投入生產。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一向小心的劉招華,告誡下游毒販,國內緝毒力度太大,一定要將毒品帶到台灣販賣。


但是貪財的同夥並不聽話,導致被警方抓捕。


享受了幾年巨富生活的劉招華,因為這起5公斤販毒案子的破獲,開始形跡敗露。


膽大包天的劉招華,作為販毒罪犯的同犯及上游,他公然出現在了法庭,旁聽了同夥的整個審判過程。



正是因為劉招華出現在了現場,於是對接下來的事情有了自己準確的判斷。


他知道,被擒獲的同夥為求自保,一定會將自己供出來,於是開始策劃逃跑。



劉招華制毒的三層別墅中,有一條秘道,可以直通150米外的賽江。

賽江上常年停著一艘快艇。


別墅內的人,通過別墅前往快艇,只需要90秒


登上快艇,駛離賽江主幹道,只需要3分鐘


從賽江沿河而下,便是霞浦海港,而霞浦海港,是公認的一條,去往台灣最簡捷的通道。


也就是說,別墅里的人,只需要4分30秒就可以迅速逃亡現場。



而福安警方,從村口顛簸40分鐘,才能到達這個廠址。


所以,警方逮捕劉招華的時候,他有充足的時間逃跑。


更何況,警方還沒展開行動之前,在法院宣判其落網毒販同夥的當天,嗅到危險的劉招華,便連夜逃離了福安。


就這樣,李招華長達9年的逃亡生涯,同時也是警方長達9年的抓捕過程,開始了。


你以為逃亡就是亡命天涯,活在陰影里嗎?


錯了,劉招華的逃亡期間,娶妻生子,投資開廠,制毒販毒,見義勇為,登報領賞,什麼事都沒耽誤。



1999年11月,警方在廣州破獲了一起400公斤海洛因毒品案,在查獲現場意外地在發現了另一個可疑的倉庫。


這個意外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倉庫中整齊地堆滿了冰毒。


有多少呢?


這些冰毒從地上一直碼到屋頂。


警方調來一個排的武警,才把冰毒全部運出。


擺滿了整整一個籃球場。

稱重,11噸!


是當年全世界查獲冰毒數量總和的兩倍!


這只不過是1/3的貨,另外19多噸,已經賣了出去。



警方通過對這批毒品鑒定,發現這和1997年福安劉招華冰毒案的冰毒採用同一種新型技術合成。


潛逃在廣州的劉招華再次進入警方視野。



這次,劉招華又是怎麼逃走的呢?


警方迅速趕到劉招華在廣州住的總統酒店,而恰在這個時候,劉招華也剛從外邊回到酒店。


擦肩而過,倉皇而逃嗎?


沒有,他跟這警察一起上了電梯,警察按 8 層,他淡定按了 7 層,隨即轉身溜掉。



走出酒店的劉招華很清楚,現在廣州的各個交通要道,都會設有抓捕他的關卡。


他選擇了一種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出逃方式:


他買了一輛自行車,慢慢騎,一直騎到天河區,然後攔了輛計程車,開往廈門。


讓警方布下的天羅地網,形同虛設。



幾個月間,劉招華從汕頭,到廈門,再到武夷山,北上到了青島。


在青島期間,他向青島市福利彩票中心承包了10台福利彩票機,開始從事福利彩票業務。


當時彩票剛剛才中國興起,即便身懷巨資,劉招華還是經常買兩注,試試運氣。


這一買,了不得,中了一等獎!


獎金100多萬。



這讓相信命運多劉招華覺得自己運氣正旺,可以「東山再起」了。


隨後,他去了桂林。



為什麼是桂林呢?


劉招華自認為自己命里缺木,逃亡期間用過的化名:劉彬彬、劉森、劉森青、劉桂森、劉林權、劉林楊,連開的公司都叫森森公司,可以說對「木」很執著了 。


桂林,這個名字里有三個木。


是個「福地」



到了桂林的劉招華,化名劉森青,並辦了一張假身份證,然後大搖大擺地出現在了公眾面前。


國家當時正在西部招商引資,劉招華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身攜巨款,渴望投資桂林的商人。


很快,劉招華便和桂林市的一些領導和名流接觸上了,並和桂林縣縣政府,簽訂了一份高達3億人民幣的合同


租下了桂林縣3萬畝林場,進行紅豆杉種植,



甚至還曾因見義勇為抓小偷而被《桂林晚報》整版報道!但這都沒被警方發現。



劉招華改邪歸正了?


沒有。與此同時,他開啟了新一輪瘋狂的制毒計劃。


這個時候,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下發了A級通緝令抓捕劉招華,懸賞20萬元給提供線索的個人或單位。


A級通緝令,是公安在全國範圍內,發布的級別最高的通緝令。


這也是,公安部第一次通過電視媒體公開地通緝毒販。



劉招華看到電視台上自己的照片掛著被作為通緝犯播放時,正在外邊吃飯,他還非常淡定地問店家:你看我和這個人像不像?



劉招華表面笑嘻嘻,心裡mmp,注意著局勢,隨時準備著再次逃亡。


經群眾舉報,警方逐漸鎖定了劉招華。


你不是喜歡木嗎?


警方把這次的行動叫做:啄木鳥行動。


隨後,劉招華桂林的家被警察抄了,但他還是提前逃跑了,途中甚至在藏匿山洞裡寫上自己到姓名來挑釁警方。



這一次,劉招華逃往哪了呢?


越危險的地方就是越安全的地方。


劉招華悄無聲息地回到了這一切最初的起點——老家福安。


但經過9年的較量,警方也將劉招華的心理摸了個透徹,早已將福安設為了重點布防對象。


2005年3月5日凌晨,準備充分的福建省廳禁毒總隊,聯合刑偵總隊和武警三方力量,組成聯合行動指揮部,將睡夢中的劉招華一舉抓捕歸案。


這一天,剛好是劉招華40歲的生日。



這個逍遙法外9年之久的毒梟落網後,表現出了超出常人的鎮定和囂張。



在警車上,對警察說:你們想知道什麼事情,列一個清單,或者做一個提綱,你如果想以智慧戰勝我,不存在。



對於自己對罪行,劉招華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和說辭。



他甚至歪理邪說,認為制毒不算害人,因為他又沒有強迫別人吸毒……



作為一個結(重)婚3次的男人,警方問他:作為一個有四個小孩的父親,你不想說點什麼?


劉招華答:沒什麼好說的,兒孫自由兒孫福。



他自稱,制毒販毒,鋌而走險,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賺錢,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下場。



劉招華被捕時,床頭依舊放著兩本書,一本是《財神傳》,一本是精裝的《精細化學品及中間體手冊》。


窮途末路之時,他仍然在想依靠著自己的化學天賦謀取暴利。


他自稱是一個永遠有本錢的賭徒。



迷途,而不知返。


2007年6月22日,劉招華因製造、運輸、販賣毒品罪,被廣州中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隨後劉招華提起上訴,2008年廣東省高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最高法核准,2009年9月15日劉招華被執行死刑



一個「冰毒時代」隨著他的死亡,結束了。


這個聰明過人,擁有無限人格魅力的「化學天才」,卻沒有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道上,而是走上了制毒的不歸路。


劉招華的經歷,聽起來很酷,但毒販就是毒販,犯法就是犯法。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君子愛財,取之,要有道。


這麼曲折精彩的故事,希望將來可以拍成電影。



*本文作者:傻七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瓣電影 的精彩文章:

一人衝動,全車陪葬?代價太沉重,想活在這部電影里

TAG:豆瓣電影 |